第08版:特刊

四十年来“建安”变化地覆天翻

——许昌市建安医院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

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

举办知识技能竞赛促技术提升

成立专科联盟,引领学科发展  马晓非 摄

先进的设备为诊疗提供保障

干净整洁的病房

改革开放40年来,许昌市建安医院变化巨大

改革开放40年来,许昌市建安医院变化巨大

本报记者 马晓非

在许昌市建安医院66年的发展历程中,1978年以后的40年尤其值得铭记。

从只有一个病区发展到8个临床专科和26个医技功能科室,从74名职工发展到300余名职工,从100张床位发展到500张开放床位,从年住院患者400多人次发展到4000多人次……40年来,许昌市建安医院以波澜壮阔之势完成传统医疗向现代医疗的跨越,以宠辱不惊之姿传承“求真,务实,敬业,进取”的精神,在铿锵岁月中坚守为民行医,将医者之魂薪火相传。

光阴流转,初心如一。

“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中心,以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抓手,以加强患者救治管理为重点,以维护社会和谐为导向,我们致力于打造优良的医疗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与能力,实现了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许昌市建安医院院长田志远对记者说。

环境之变 为患者打造温馨、舒适的家园

如今,走进许昌市建安医院,不少人都会对这里优美、宁静的环境印象深刻:平整干净的水泥路纵横交错,品种多样的花木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医院的各个部位,医护人员带领着患者在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工娱疗活动场所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欢乐……

走进病房,人们更容易被医患之间真诚、和谐的关系所感动:宽敞明亮的环境、干干净净的玻璃窗户、人性化的护士站,与综合医院的病房没有什么区别,让人们感受到的是开放与亲切,也拉近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病床上的床单洁白干净,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统一放在床头。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挥下,有序地进行洗漱和打扫,忙完的患者在休闲活动区看电视、折纸、画画、做游戏,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食堂准备的饭菜丰盛而又有营养,医护人员还会给一些患者喂饭、洗漱、剪头发。

筚路蓝缕,风雨辉煌。

兴建之初的许昌市建安医院地处野外,占地5000平方米,只有草房26间、瓦房30间。1979年,该院由一个病区分为男、女两个病区,到1982年又增设一个病区。1981年,该院宿舍楼兼办公楼启用。1982年,该院门诊楼启用。

许昌市建安医院副院长杨建明1984年到许昌市建安医院上班。当时,该院占地不到7000平方米,有一栋两层办公楼、一栋3层门诊楼和一栋3层病房楼。“那时候医院设备陈旧,办公设施落后。病房楼是由门诊楼改造的,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杨建明对记者说,“病房里没有医生值班室,医生值夜班就睡在工作台上。”

1986年,国家拨款300万元用于该院征地和新院区建设。1991年,该院正式搬迁到如今的位置,建起了一栋两层门诊楼和一栋两层病房楼等,医院环境相对改善。

1994年,国家给许昌市建安医院投入资金大约200万元,使该院进一步完善硬件建设,并建设一栋3层半的门诊楼。

2005年,该院建起了一栋3层的病房楼。

2008年,该院领办魏都区七里店街道办事处七里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利用国家投入的资金对原有的病房楼加高、加固,病房楼由原来的3层变为4层。

虽然条件在不断改善,但依然不能满足许昌市建安医院事业发展的需求。

2010年,国家要在全国范围内支持550家精神卫生机构发展。作为河南省第一批获资助的机构,该院申请国家、省、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共3000多万元,用于医疗综合楼建设。

2014年9月,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12层医疗综合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使许昌市建安医院的就医环境等再一次发生巨大变化。同时,该院引进CT、彩色经颅多普勒血液仪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对医院环境进行美化、绿化、亮化。

“毫不夸张地说,许昌市建安医院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日益富强,对精神卫生事业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杨建明感慨地说。

40年来,许昌市建安医院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真正成为精神疾病患者温馨、舒适的家园。

学科之变 诊疗更加人性,专业日益细化

11月15日,许昌市建安医院工娱疗大厅准时响起了舒缓的钢琴声。几十名患者整整齐齐地闭目端坐着,面带微笑,显得格外平静,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10分钟后,音乐结束,患者们慢慢睁开眼睛,纷纷表示,听完音乐感觉心里很平静,急躁、焦虑的心情得到了缓解。

以上是许昌市建安医院对患者进行工娱治疗的一个场景。目前,工娱疗法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该院对患者的治疗中。该院对患者进行工娱治疗的方法也有许多种,如音乐、绘画、书法、折纸、手指操、唱歌、跳舞、朗诵、做游戏、健康教育等。

工娱治疗是通过娱乐和文体活动,缓解患者精神症状,促使疾病康复,提高患者适应外界环境能力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使患者置身于各种健康的活动中,可减少幻觉、妄想等症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克服焦虑、抑郁、恐惧等恶劣情绪,激发患者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提高患者的社交和工作能力。

“过去,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依靠药物治疗。近年来,我们加大工娱治疗力度,从生活与身心上关爱患者,使诊疗更加人性化,综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于一体,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系统、科学、安全、有效的治疗,在给患者治好病的同时,使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许昌市建安医院副院长常双海对记者说。

在改变诊疗方式的同时,许昌市建安医院不断细化专业,将专业做精、做细、做强,大力实施科技兴科、科技兴医战略,加强精神专科建设,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高”,打造专科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引领我市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许昌市建安医院成为许昌市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许昌市医学会心理学分会主委单位,也是河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河南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河南省药理协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委单位,承担着全市精神疾病临床、护理、科研、教学、康复等任务。2016年,该院精神科被评为许昌市临床重点专科。

2017年6月6日,许昌市建安医院还与许昌市中心医院精神科、鄢陵县精神病医院、禹州市中医院、许昌仁爱医院、许昌维真医院等11家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共同组建了许昌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

强大的专家队伍、精湛的技术水平,许昌市建安医院一直致力于精神疾病的规范诊疗,已经成为我市精神卫生行业的“领头羊”,在豫中南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管理之变 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

回首许昌市建安医院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发展过程,其实也是该院管理逐渐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过程。一直以来,许昌市建安医院重视内涵建设,促进医院管理水平不断实现新提升。

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许昌市建安医院在业务查房、进修学习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以制度管理医院”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医院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同时,经过近年来的努力,该院信息化建设也已初具规模,建成了集HIS、LIS、EMR等系统为一体的全院信息系统,有效简化了就医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规范流程,实现医疗服务程序化。该院认真落实《河南省医疗系统“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60条》《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以“十大指标”考评、创建“市级平安医院”“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就医体验”等活动为契机,按照核心制度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强化医疗行为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加强业务指导和督导检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被市卫计委、市综治办、市公安局授予“市级平安医院”称号。

创新管理,实现医院管理制度化。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要求,该院建立健全了《关于建立完善“四项机制”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意见》《医患沟通制度》《化解医患矛盾和预防、排查、调解医疗纠纷工作制度》等,印发了《许昌市建安医院关于财务审批程序的补充规定》等系列文件,建立并落实巡查制度,组织职能科室人员每周开展医疗查房、护理查房、医保查房、药事查房、院感查房、行政查房等,每周印发一期《查房动态》,反馈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取得了扎实效果,初步形成了“以制度管理医院”的管理模式。

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许昌市建安医院也进行了许多尝试。该院在医院内部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知识技能竞赛”活动,形成了“比学习、比技能、比奉献”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通过承办了全市严重精神障碍知识技能竞赛,提升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该院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到该院进行学术讲座,举办“空中课堂”,选派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

观念之变 因从事精神卫生事业而自豪

“来到许昌市建安医院工作的6年,是我人生中最精彩、最难忘、最有意义的时间。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28岁的许昌市建安医院护士王姣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王姣的爸爸、爷爷都是许昌市建安医院的职工,2012年,她正式成为许昌市建安医院的一名护士。

“精神疾病患者是弱势群体,需要人们的关爱和帮助,而不是歧视。作为一名精神卫生工作者,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王姣说。

由于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不理解,过去,很多人一听说到精神病医院上班,内心非常排斥。随着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有了更多的理解,也对精神卫生工作者给予了更多的尊重。

如今,许昌市建安医院很多医护人员都像王姣一样,深深热爱着自己的职业。

“上高中的时候,我就立志要当一名精神科医生。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最初的梦想,我放弃了留在老家哈尔滨市一家综合医院工作的机会,来到了许昌市建安医院。工作越久,越喜欢这个职业。精神科医生解决的是人们的思维、情感、行为等异常问题,是个很伟大、很神圣的职业。”许昌市建安医院精神六科主任邵国艳对记者说。

“刚工作的时候会有些许害怕,但随着与患者的接触,我越来越爱自己的工作,并且越来越难舍。很多人对精神疾病患者感到恐惧,主要还是因为不了解。其实,他们并没有那么恐怖,也非常纯真、可爱。”许昌市建安医院精神三科护士长陈素红对记者说。

……

观念的转变与公众对精神卫生知识日益了解有关,也与许昌市建安医院加强文化建设有着密切联系。

长期以来,许昌市建安医院以文化促发展,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广泛征集院徽、院训、院歌,确立医院精神,在《许昌日报》《许昌晨报》等主流媒体加强宣传,树立医院良好形象,不断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该院组织开展“迎‘双节’趣味运动会”“迎新春文艺会演”“5·12国际护士节说说心里话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医院内形成了向上、向善、向好的发展氛围,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彰显医院公益性,努力打造医院文化品牌。目前,该院已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并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成果。

成绩属于过去,奋进彰显辉煌。在时间的长河中,40年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许昌市建安医院将会以更加坚定的步伐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