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晓敏 通讯员 陈驰)“通过参加专题培训,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认识,还对国家的宏观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参政议政责任意识,真是受益匪浅。”近日,提起刚刚结束的魏都区党外代表人士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魏都区民建党派成员茹富强十分欣喜地说。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魏都区积极打造“固定课堂”“实践课堂”“特色课堂”“同心课堂”等“四大课堂”,不断提升党外代表人士的综合素养,强化党外代表人士的社会责任担当,充分调动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及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积极打造“固定课堂”,开阔党外代表人士的视野。魏都区坚持每年组织党外代表人士进行轮训,分批次赴大别山干部学院、重庆大学、厦门大学等地开展专题培训。同时,魏都区组织开展讲党史活动,重温历史,凝聚共识。截至目前,讲党史活动已开展4期,效果良好。
积极打造“实践课堂”,提高党外代表人士工作能力。魏都区建立了119人的党外干部人才库,对党外优秀人才切实做好政治和实职安排。目前,魏都区已提拔任用党外县级干部2人、党外科级干部52人,储备选育党外科级后备干部39人。魏都区通过让党外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切实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积极打造“特色课堂”, 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魏都区在社区成立“和谐社区服务站”,让党外代表人士参与社会治理。目前,该区已挂牌成立4个“和谐社区服务站”。这4个“和谐社区服务站”各具特色,经常开展服务活动,如农工党在北大街道办事处八一社区成立“共建和谐社区服务站”,定期组织医务工作者、专家开展免费体检、义诊、健康咨询等活动;民革党分别在南关街道办事处七一社区、新兴街道办事处祥泰社区成立“法律服务站”,定期组织法律工作者开展各类法律服务活动;民进党在西大街道办事处榆柳社区成立“和谐社区服务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投身社区建设。
积极打造“同心课堂”,为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搭建平台。魏都区还推荐优秀党外代表人士参与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目前,魏都区委统战部联系推荐的党外代表人士有279人,其中,任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有155人。“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成效显著。如魏都区食安办主任、民主党派人士段书安提出的‘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分块漂移土地期权,实现非农建设用地价值最优化最大化’‘破解无人管理庭院难题,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关于防止注水肉、冒牌肉流入市场的建议’等,均被有关部门采纳。”魏都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