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汾陈镇

党建引领做好乡村振兴文章

本报讯(记者 李建山)12月18日清晨,襄城县汾陈镇朱堂村村支部书记李纪德和驻村第一书记关付学起个大早,来到该村村东的天安养殖“撒欢儿猪”餐饮连锁公司农场基地,查看即将完工的养猪场二期扩建项目。“作为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支撑,这个存栏量达到1000头的养猪场明年1月投用后,将为我们村产业扶贫奠定坚实基础!”两位书记对该项目倾注了大量心血,对发展前景也很看好。

“实施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关键;从输血转向造血,产业扶贫是核心。”今年以来,汾陈镇党委、镇政府强化党建统领作用,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全面做好农业大镇的乡村振兴文章。

在朱堂村采访时,关付学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全村14户贫困户有8户土地流转给农场,每亩租金800元,实现增收2万余元;吸纳5户贫困户到农场务工,3户搞养殖、1户运输、1户做修理工,实现年收入2.4万至3.6万元;针对脱贫对象残疾或无劳动力这个瓶颈,开发公益性岗位2个,吸纳2人做农场宣传员,基本实现扶贫对象持续稳定增收。”

“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祉。下一步,村两委打算对剩余7户贫困户实行扶贫代养模式,每户贫困户认养一头猪,农场代养扣除成本后,利润归贫困户所有;投资170万元的农场二期项目,在2019年也将村集体经济保底贡献5万元。”村支书李纪德认为,只有基层党组织队伍过硬,才能实现发展过硬的目标。

襄城县祈福服饰有限公司是以汾陈镇党委书记付平为组长的老庄闫村脱贫攻坚责任组引进的产业扶贫项目。2018年3月,总投资500万元,占地10余亩的项目落户投产。该公司致力于将农民变为产业工人,把周边的剩余劳动力尤其是贫困户吸纳进来,成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又一个重要渠道。“以产业特色鲜明、带贫效果明显为中心,充分发挥企业的带贫作用,实现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确保贫困户达到稳定的高质量脱贫。这不仅是我们的目标,还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付平说。

庾河村曾是汾陈镇有名的软弱涣散村。12月18日记者来到该村采访时,村支书张军正和党员干部正在两委大院集中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他激动地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绩令人振奋,也进一步坚定了村两委带领大伙儿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通过持续强化党建,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大大提升,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们的笑容多了,落后帽子摘掉了,还被县、市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提及村里近些年的巨大变化,这位村支书喜不自禁。

“风清气正干劲儿足。”汾陈镇党委书记付平告诉记者,该镇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为主线,力争在作风建设上有新提升、在推动发展上有新作为、在破解难题上有新担当,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为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