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晓非 通讯员 张瑞敏 艾晓溪 刘思雨
冬日的长葛虽然寒冷,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漫步在宽阔平坦、一路一景的大街小巷,感受葛天大地的独特风韵;驻足游园,细心品味那独具匠心、造型别致的园林式景观;闲情信步,徜徉在现代时尚的广场之中;登高望远,欣赏蓝天白云下城市的别样魅力……越来越多来过长葛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对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发出由衷的赞叹——“长葛真美!”
一个城市的发展,最终的落脚点是人。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是城市发展再上一层楼的强劲动力。
致力于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同时,关乎民生福祉的城市建设在长葛同样进行得如火如荼。近年来,长葛市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发有为,奋力描绘更加精彩的民生蓝图。
“城市建设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和形象,必须摆在重要位置。我们按照产城融合、城乡协调、生态宜居、特色彰显的原则,着力打好‘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这张牌,在提质发展中彰显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努力打造郑州航空港‘南花园’,为群众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长葛市委书记尹俊营说。
提高颜值,改善生活环境
“在外地工作的女儿一直想接我和老伴儿去她那里生活,但我们老两口始终没有答应。”12月10日,68岁的长葛市民周先生对记者说。他不愿意离开长葛的最大原因,是生活环境的改变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愉悦:河水越来越清澈,美丽的公园越来越多,蓝天、白云、绿地相得益彰,城市的“高颜值”与浓厚的文化气息交相辉映……
周先生的话道出了许多长葛人的真实心声。近年来,长葛市把扮靓城镇作为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重点,补齐短板,让城市建设成为长葛的新名片。
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和全省百城建设提质试点市,长葛市实施了交通提升、绿满长葛、水润葛邑、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用事业提质增效、雨污排水管网改造、环卫设施提升、电力通信扩容、地下综合管廊等十大工程。
在中心城区,长葛市以“五个一”(一河一环一湖一园一圈)工程统领城市建设提质,大力推进城市“双修”和棚户区改造,对长社路、建设路、魏武路、黄河路、葛天大道、八七路、人民路7条道路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
清潩河综合治理工程是“五个一”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清潩穿城近枯干,誓将旧貌换新颜……半槽碧水清波荡,长许来归可乘船。”近日,一首朴实无华的七律诗《清潩河愿景》道出了长葛市77岁老人赵世凡对清潩河未来最美好的期盼。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颜值,长葛市投资8.9亿元,实施了清潩河综合治理工程,将其作为扮靓城镇的“首攻战”,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
听说清潩河拆迁清表工作组找厨师,长葛市增福镇的赵秉林主动要求为他们做饭,还主动把原来每月3000元的工资降至2000元。“这是为群众办的一件大好事,俺家就在清潩河边上住,我得大力支持。”赵秉林说。
清潩河综合治理工程第三工区项目经理李威告诉记者,他从未遇见像长葛这样好的施工环境,政府群众积极配合,没有一起阻工现象。
“俺家的房子啥时候拆啊?”“儿子都该娶媳妇了,家里也没房子咋弄?”“村里脏乱差跟不上城市发展了”……从前,生活在长葛城区“城中村”的人常常为这些事儿发愁。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长葛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住房条件显著提高,生活环境也明显改善。
在乡镇和农村,长葛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列入十大民生工程和重点工作,瞄准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人文美“五美”目标,通过开展垃圾革命刷新乡村“高颜值”、村庄整治铺开乡村“新画卷”、厕所革命提升乡村“幸福感”、设施建设筑起乡村“新家园”、环境治理绘出乡村“新景观”、乡风文明孕育乡村“和谐美”,让农村居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彰显气质,提升幸福指数
“一座理想的宜居之城,应该是让来的人不想走、走的人想回来。这才短短几年的时间,长葛就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不仅变得越来越干净、整洁,而且变得越来越文明、宜居。生活在长葛,我觉得特别幸福。”近日,在长葛定居5年的刘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
人民的生活品质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高品质生活,不仅来源于城市的“高颜值”,而且还来源于城市的“好气质”。
通过深入开展以文明创建为龙头的各项城市创建工作,长葛市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化、精细化城市管理,着力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管理体系,让城市功能更完善。
围绕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等,长葛市加快实施黑臭水体整治、海绵城市、公厕提升、供水水质提升、天然气延伸、供暖等一批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有效解决“城市病”的民生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对市区56处背街小巷和110处无主管楼院进行提升,全面建设博物馆、科技馆、会展中心、新区学校、新区医院等功能设施,全面完成游园绿地广场,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围绕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任务、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近年来,长葛市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走出了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使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相互促进,培育形成了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坚持“强规划、建精品、优绿化、重管理”的城市建管原则,长葛市着力打造现代城镇体系,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和吸纳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城市功能完善了,城市的品位和品质就得到了相应提升,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便显现出来。
很多地级市在大都市“虹吸效应”影响下,成为人口净输出地,作为县级城市的长葛市却优雅从容,成为令人称羡的人口净流入地。近10万名外来人口、上万名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蜂拥而入,将长葛视为理想中的安居之地、创业之城。
普惠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近年来,长葛市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动摇,坚持不懈从整体上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不懈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让民生事业越来越兴旺、民生道路越走越宽广。
打好脱贫攻坚战,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个都不能少”。过去4年里,长葛市21个贫困村全部“摘帽”,4699户、1.7万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39%降至0.83%,2017年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
大力实施基础教育三年提升攻坚计划,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2017年16个学校建设项目顺利完工,撤并农村学校36所,“一校两区”试点扩大至10对20个校区,缓解“入学难”问题。
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长葛市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主体完工,新区医院加快建设,缓解“就医难”问题。
做好夕阳红老年公寓建设,停车场建设,改建、新增60座公厕等重点项目,缓解“养老难”“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
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市”称号,成功举办全省全民广场舞大赛总决赛,长葛市体育馆建成投用,2017年完成363个村“一场两台”(一个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台)及健身器材的全覆盖。
汩汩清流,润泽民心。
看似是群众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却是长葛市倾情付出的一桩桩“大事”。一组组数字和一件件事例的背后,是长葛市办好民生实事的铿锵脚步。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情、民愿的“回音”不落空,长葛的明天更美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终点,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没有终点。面对新的改革发展任务,长葛市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茬接着一茬干,致力打造高品质城市,不断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绘就出幸福民生新画卷。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长葛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