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苏杭 通讯员 雷云峰 郑威)12月18日一大早,许昌恒达利市场298号商户黄全海就忙活开了。但是,他忙的不是生意。他一边忙着打扫商铺内的卫生,一边排查自己的商铺内是否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恒达利市场于1996年由许昌恒达集团投资建设,由于建成时间相对较早,市场内一些软硬件设施已经变得老旧滞后,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今年8月,随着我市“四改一增”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市“四改一增”指挥部指导下,许昌恒达集团对恒达利市场进行了改造:硬化、拓宽市场内消防通道,拆除原有的遮阳防雨副棚,安装遥控全自动伸缩棚,购置了两辆“微型消防车”,建立了一座微型消防站,每户商户都安装了烟感探测器、配备了灭火器……“市场就是家,大家呵护它。经过改造提升,大家安全意识提高了不少。市场变了样,顾客也比以往多了。”黄全海说。
秩序井然、清新别致的市场环境,得到了消费者和商户的认可。恒达利市场的改造升级也成为老市场提升的鲜活代表,为我市老城区亮化美化,提升文明内涵“加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活跃程度的提升,我市专业市场的数量快速增长。然而发展至今,大多数老市场存在安全隐患,设施陈旧、管理粗放、环境脏乱,一系列因素制约了市场做大做强。
“我们商户的经营情况跟市场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市场脏乱差,顾客是不会来的,只有告别脏乱差,才有样样好。”在市区三国商贸城,商户曾庆培告诉记者,他已入驻三国商贸城近20年,拥有了稳定的客户,很希望三国商贸城能够得到改造提升。提及我市正在编制的市场布点专项规划,一些老市场的商户表示,他们迫切希望对专业市场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有了规划,商户们就可以安心地选择市场,踏踏实实做生意。
市市场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郭浩志表示,我市正在编制的《许昌市市场布点专项规划》将重点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统筹全市兼顾各区。二是城零郊批。三是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匹配。下一步,我市将在实现市场优化布局、集聚发展的同时,在市场硬件设施、信息化程度、交易方式、物流配送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打造彰显区域特色、发展水平更高的市场集聚区,实现市场发展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