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地委/文 史晶/图
2009年,是平凡的一年,却是一所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风云际遇。当年,许昌市立医院顺利奠基。
历时7年的精心筹建,2016年12月24日,一家秉承“上善若水,博爱天下”理念,按照国际化标准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许昌市立医院满帆起航。
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养老为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的许昌市立医院,也是一个独立的医学科研、学术交流、健康管理机构。北京吴阶平泌尿外科许昌中心、北京爱肾医院血液净化许昌中心、国家卫健委病理远程会诊医院等均落户于此。
两年来,该院以一个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二个追求(品质与服务)、三个围绕(全院围绕医疗转、医疗围绕临床转、临床围绕病人转)的办院理念为指引,成为造福百姓的医疗生力军。该院日门诊量突破1000余人次、住院患者近1000人,已经迎接4000多个新生命,让近70万名门诊患者、近6万名住院患者受益,获得40多项省级、市级奖项和荣誉称号……我们感叹于她的成长速度,赞叹于她为改善服务品质,造福许昌百姓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与艰辛,而这些都蕴藏在“许昌市立医院人”追求健康梦的岁月之中。
2018年12月24日上午,许昌市立医院建院两周年升旗仪式在该院北广场举行。该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医务人员齐聚一堂,共同迎接医院两周岁生日。隆重庄严的庆祝仪式,不仅拉开了“感恩回馈·义诊惠民”院庆活动的序幕,还开启了该院发展的新航程。
“拥有多宽的视野,就能获得多大的空间。举全院之力,全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医院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更强舒适感,这是‘许昌市立医院人’的追求与梦想。乘着改革的东风,我们将自信满怀、阔步前行。”许昌市立医院院长李国奇说。
智慧医疗,提升医院“软实力”
患者进大医院看病,最怕一遍又一遍地排队。作为一家“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就应该从医疗服务流程中的细节入手,从患者最迫切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入手,以智能化、数字化推动医疗服务人性化转变。
建院初期,许昌市立医院上线了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医学影像信息的存储系统(PACS)和电子病历系统(EMR)四个基础信息系统。通过四个系统的对接实现了挂号、接诊、检查、诊断、治疗、处方和医疗医嘱、病程记录、会诊、转科、手术、出院、病案生成等全流程信息化。
2017年年初,该医院上线了医患沟通平台,病人通过手机APP功能可以实现对所就诊科室和医生进行沟通、评价,并对医院服务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2017年6月,许昌市立医院筹建了远程会诊中心,上线了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检验诊断系统。该系统运用中国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实现快速冰冻制片网上诊断,30分钟出诊断结果。通过互联网,该院与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和45家大型知名三级医院,及签约医联体医院互联互通,远程会诊。
2017年9月,许昌市立医院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第一批完成了区域平台建设,实现区域内数据信息的上传与共享,首家完成了许都通居民健康卡在许昌地区医疗领域的使用。
2018年年初,该院上线了医院移动服务平台,将手机的移动便携特性充分应用到就医流程中,让病人能通过手机微信、支付宝可以进行预约挂号、智能分诊、网上交费、检查检验报告查询、在线医生咨询、医院医生查询、院内科室导航、健康资讯等,实现了从身体不适到完成治疗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患者进院导医引导就医,有的放矢;患者住院,医护人员尽心救护,无微不至;患者出院,电话、微信随访,进行健康指导……许昌市立医院所有的建设,方方面面的完善,无疑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努力打造“许昌医疗界胖东来”,让百姓就医更加安全、舒适、高效、便捷,让百姓的就医体验更加放心、满意。
乘势筑梦,区域“医疗航母”启航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
作为许昌市立医院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亲历者,李国奇谈起医院一路艰辛走来的发展史如数家珍。
2003年,许昌东城区建设正快速推进。在东城区建设一所大型的现代化三甲医院的梦想,不仅契合许昌市医疗市场格局,还是东城区布局规划的需要。这一历史性机遇,被李国奇牢牢抓住了。
一个10多亿元的工程,背后的辛酸可想而知。除却前期为医院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往返奔波的劳力、不必说反复论证施工图纸的劳心……最终,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东城区管委会和许昌市卫生计生委的鼎力支持下,承载着诸多现代化元素的许昌市立医院正式投入使用。
走进布局合理,环境宽敞明亮、温馨雅致的许昌市立医院,恍若走进了大型商场或是星级酒店,合理的人物流向、人性化的就诊流程、自动化的分药系统,许昌市立医院为患者营造的是一个现代化、人性化的就医环境。与传统医疗机构不同,许昌市立医院前沿的“医疗街”式布局,以左右两翼实现区域化、流畅型、一站式,确保患者可以在最短时间、最短路途内完成就诊流程,让救治畅通无阻。华丽的许昌市立医院一开诊就引来了众多参观者、就诊者和市民的广泛赞誉。
内涵制胜,助力医院飞跃发展
善弈者谋势。拥有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班子,建院以来,许昌市立医院围绕“培养一流人才、创建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医院”这一目标定位,着力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深耕细作”,实现了自身发展质的飞跃。
2017年9月8日至11日,第六届全国眩晕与平衡障碍专题研讨会在许昌市立医院召开。近4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重量级专家及近200位与会嘉宾参会。临别时刻,一位专家依依不舍地说:“没想到许昌这么美,没想到许昌有这么好的医院,这次行程令人难忘!”
医院的核心是人才和技术,重视学术力量才能凝聚优秀人才。许昌市立医院一直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凭借创新的机制模式和广阔的发展平台,面向全国广纳英才,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博导、硕导、专家汇聚一堂。
目前,许昌市立医院设有33个病区,39个临床专业学科,临床重点发展学科18个,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76人,中高级各学科专家376人,特聘专家4人,首席专家16人,客座专家60人,可让患者享受高效协同、温馨愉悦的诊疗服务。该院先后请来了郑大一附院许昌籍专家团、河南省人民医院专家团、北京301医院专家团、北京阜外医院及吴阶平泌尿外科专家团等共近百位名医为莲城群众会诊,并开展了一系列大型学术交流活动。
医疗技术是推动医疗水平提高的关键。该院斥资两亿多元配置了德国西门子3.0T超导核磁共振、美国GE1.5T磁共振、美国GE公司大宝石CT、德国西门子16排CT、西门子大平板3D-DSA血管造影机、美国锐珂公司“魔界”全能DR摄影系统、GE公司PT800+胃肠X射线系统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其多功能数字化手术室、自动化流水线检验科、静脉配液科、药房药品自动分拣发送系统等现代化、智能化辅助科室或设施,以及护理信息化系统、智能办公与管理系统,可为每一位患者和工作人员提供安全、高效、便捷、及时的服务。
许昌市立医院先后成功开展了河南省领先的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开展了全腹腔镜下减重与代谢手术、消化内镜和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等全市领先项目,同时开展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体外循环下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修补术、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等一系列新技术,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前沿医疗服务。
践行公益,泽被苍生写大爱
2017年6月18日,由北京301医院13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如期抵达许昌市立医院。这场“军民鱼水情,大医走基层”的大型义诊活动人气爆棚。
作为市立医院的掌舵者,许昌市立医院院长李国奇说,一个医院的成长决不仅仅是利润的攀升,它的内涵是“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的凝结和升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回归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许昌市立医院一直坚持义诊、坚持惠民、坚持公益,这不是制度,而是文化,与我市包容、创新的城市精神相互催生,融为一体。
大型公益诊疗,切实惠及莲城百姓。为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许昌市立医院建院之初就组建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专家团队,为莲城群众会诊。为让社区居民进一步提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做到某些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在试运行阶段,许昌市立医院就组织安排小区、广场、养老院等义诊活动。目前,该院义诊已组织了近100场,且一直在持续进行中。
精准定点帮扶,助力健康脱贫攻坚。为扎实推进许昌市卫生计生委关于 “百医包百村”健康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定点帮扶村——鄢陵县南坞乡秦岗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许昌市立医院先后30余次奔赴秦岗村开展帮扶工作。为该村送医、送药,赠送价值4万多元的医疗设备,并在医疗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多方援助。2017年5月,秦岗村全新的标准化卫生室圆满落成,切实解决了当地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真情回馈社会,促进医院和谐发展。2018年6月29日,许昌市立医院600万元巨资普惠社会的公益活动号角再次吹响。此次普惠活动针对许昌市立医院就诊患者,从该院发展基金中拨出500万元,给予就诊路费补贴和住院费用补贴;针对许昌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或低保户,该院从发展基金中拨出100万元,给予住院费用补贴。这一善举再次赢得许昌市民连连点赞。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在李国奇的案头,有一本《许昌市立医院五年战略发展规划报告》。未来,定位于酒店式、家庭式养老、疗养、保健、康复、亚健康干预等专业服务的许昌市立医院,将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健康需求。让我们期待前进中的许昌市立医院用她那雄浑崛起的磅礴气势,奏响“让健康与生活同步”的世纪乐章!
强化质量,构建医疗安全“生命线”
对医院而言,医疗技术的提高,医疗行为的规范,是对患者最大的负责。不管是内外兼修,还是筹谋规划,一所医院能力提升的轴心依然是医疗质量。在向着医学高地迈进的征途中,许昌市立医院始终将医疗质量放在医院发展大计的首位来考量。
该院按照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JCI标准——这一代表着当今国际医院管理和服务的最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标准,按照医疗“十大指标”考评要求,按三级医院的管理细则,同时运用RBRVS(工作量点数考评办法)进行绩效考评,质控管理。该院还聘请了一位台湾质控专家进行PDCA管理(循环质量管理),不断提升医疗质量。
病历质量是整个医疗质量的集中体现,许昌市立医院把重点放在病历质量上,定期开展“病历质量月”活动,在病历质量监控上下功夫,建立了完善的控制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重点抓好病历质量的同时,该院给全体医疗、医技人员制定了很多“硬杠杠”。比如,该院要求医护人员除在常态沟通之外,重大、高危手术的患者家属术前医生会将其叫到办公室进行二次或多次沟通。这样一来,医患双方有了更加充足、深入的沟通,不仅增强了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还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理解。建院以来,该院从未发生一起医疗责任事故和重大纠纷。
除此之外,该院以医疗技术、合理用药、医院感染、血液安全等方面工作为重点,不断完善药事管理制度,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完成药学实验室(包括质谱检测和基因检测两大技术平台)建设,有效提高了医疗精准用药,显著提升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两年来,该院积极打造“医疗联合体”,构建“三级医疗体系”,实现医疗资源的效能最大化和人才、技术、设备、市场品牌的共享。为借助上级优秀医院之力,提升院内医疗服务水平,该院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大学眼耳鼻喉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等成为协作医院。为使医疗下沉助力基层医院,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该院先后与50余家同级或下级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