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从田头到餐桌,食品安全攻坚战深入推进

———襄城县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综述

食安城创建宣传

本报记者 张刚 通讯员 龚兢兢 文/图

核心提示

2018年,在襄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襄城县各级各部门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统领,深入贯彻“四个最严”,严格落实“四有两责”,着力夯实基础,注重创新引领,强化监管执法,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升,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底线,巩固了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的局面。

强化目标管理,实施党政同责

一是统筹安排。该县出台了《襄城县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办法》,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襄城县委全会和“两会”议题,纳入“十三五”规划和年度重点民生实事。襄城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创建工作重大问题,该县人大、政协组织代表、委员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合力推进创建工作。二是强化目标管理。该县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办事处)、县直部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县、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建立协调有力的部门联动机制。该县把食安城创建与创文、创卫、创园林城等工作紧密结合,成立“四城同创”指挥部,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创建工作调度会,每季度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

突出示范引领,抓好食安创建

襄城县同步开展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制订下发了《襄城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长孙毅担任组长的高层次创建领导小组;按照襄城县民生实事要求,圆满完成了烟城路、汇丰路两条食品安全示范街和100家餐饮单位提升,以及15家食品安全先进单位创建任务;持续开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作,目前,一峰城市广场、多宝利超市已顺利通过省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验收。

加强协调督察,强化食安办职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创建工作中,该县食安办部署了餐饮业质量提升、食品安全宣传周、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企事业单位食堂整治等行动,形成了食品安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做好应急处置。该县建立完善食药监管、卫计、疾控以及医疗机构食安风险监测网络,一旦出现食源性疾病,立即相互通报、协调配合、妥善处置,保持舆情稳定。三是加强食品安全协管员管理。开展集中培训,提升协管员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工作能力。四是严格督察考核。今年以来,该县食安办对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督察考评2次,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农村协管员管理、农村集体聚餐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项督察。

严格日常监管,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治理和日常监管,抓好各类专项整治,生产经营秩序更加规范。一是加大抽检力度。今年,该县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19200批次,合格率98.81%;完成畜产品抽检249批次,合格率在97%以上;完成食品抽检2610批次,合格率在98%以上。二是开展专项治理。今年,该县先后开展了食品小作坊、桶装饮用水、酒类、肉及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网络订餐、校园及周边、旅游景区、民办培训机构、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等专项整治行动。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襄城县食药监局对该县46家猪肉经营单位和产生泔水的1896家餐饮单位进行了覆盖式排查。今年以来,襄城县食药监局共检查食品药品从业单位9980余家次,责令整改1190余家次,立案查处211起,移送公安机关4起,罚没款110余万元,有力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三是着力防控风险。该县16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食源性疾病异常病例监测哨点,今年共上报疑似食源性疾病69例。今年,该县抽取13个类别30多种食品160个样品进行风险监测,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各抽取100个样品开展评价性抽样,为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提供了有效依据。

依据《条例》规范,整治“三小”市场

今年,《河南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以来,该县积极探索“三小”综合整治新模式。一是简化优化服务。襄城县食药监局审批窗口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做到“一次性告知”,现场制作发放证件,真正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条例》施行以来,该局共发放食品小作坊许可证20个、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1620个、食品小摊点备案卡153个。二是宣传、培训相结合。该县分批对“三小”从业人员开展宣讲轮训,促进“三小”经营户切实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和自律意识。今年,襄城县食药监局共组织各类培训15次,培训“三小”经营业主1200余人次。三是严格监督检查。该县深入开展“三小”整治专项行动,确保做到证照齐全、环境整洁、设施完善、操作规范等。今年,襄城县食药监局共检查“三小”经营户300余家次,责令改正120人次。

严格行政执法,形成威慑态势

襄城县各乡(镇)食药监所加强日常稽查,进一步扩大案源;同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控制和正确处置各类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今年以来,襄城县食药监局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68起,结案168起,结案率100%,罚没款共计101.56万元。畅通“12331”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对“三品一械”质量安全投诉、举报实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反馈。截至目前,襄城县食药监局共受理群众投诉、举报69起。今年以来,该局积极做好“行刑衔接”工作,召开联席会议15次,食品稽查案件共移交公安司法机关4起,立案2起。

强化社会共治,创新宣传渠道

一是人大、政协强化监督。襄城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就食品安全监管和创建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并就食品安全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二是创新宣传渠道。该县借助首山油菜花旅游文化节,实施“美食搭台、创建唱戏”的宣传思路,先后组织开展了襄城“十大特色小吃”“十大名菜”“十大名店”评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将创建宣传纳入该县宣传工作的大盘子,通过襄城县新闻中心及襄城网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认真开展“你点我检”活动,将每月的5日、25日作为固定时间,在大型商超、农村集贸市场设立快检台,免费为群众开展食品安全快检。三是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襄城县食药监局坚持实施“红黑名单”制度,有10家企业进入“红名单”,有3家企业进入“黑名单”。该县积极组建食品药品安全志愿者队伍,注册人数达到120人,形成了人人关注、支持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