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毕生资财散尽只为这片热土

本报讯(记者 高伟山)阴沉冬日,一个悲痛的消息传来,“中国好人”“许昌市道德模范” “感动长葛人物”杨景尧老先生,于12月24日2时在家中去世,享年96岁。

1923年,杨景尧出生在长葛市后河镇一个书香世家。1944年,杨景尧高中毕业后,在家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师。1947年,他为圆大学梦毅然赴西安应试,却阴差阳错考取了一个国民党空军文书的职位,并于1948年随军从西安辗转到了台湾。1962年,杨景尧退役,定居台中市,和朋友办起了一个戏院,凭借着聪明智慧和诚信经营,把生意越做越大。

可是,离乡越久,杨景尧的思乡之情就越来越浓,常想起家乡的妻子孔淑君,还有几个孩子。

1989年,在长葛有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66岁的杨景尧终于回到了阔别41年的家乡后河镇后河村,见到了妻子儿女,一家人喜极而泣。可是,父母已不在了,杨景尧大哭一场:“子欲养而亲不待。”然而,他又想,自己的钱本来是打算侍奉双亲的,如今父母不在了,通过捐资助学,不也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吗?笃信“孝义尚礼”的杨景尧,便立下了“弘文兴教,回报桑梓”的宏愿。

他感念父母、回报乡里,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淑君中学,这是当时省内办学条件最好的花园式学校之一。以此为始,他又设立了文教基金资助寒门学子,20多年来累计投入逾1700万元,资助大学生600多名,其中近百人考取了硕士、博士学位。

他还出资保护长葛古迹,修建“景行园”,赞助画展和书籍编印……29年来,他在弘文兴教的路上默默前行,即便再遇困难,再不被理解,都守着初心、矢志坚持。

杨景尧的晚年时光,是在后河村一处“四知之家”宅院里度过的,平静而安宁。这“四知”取自东汉名臣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老人以此告诫自己,要做人坦荡、诚实自律。

老先生曾说:“我要把‘杨景尧文教基金’永远办下去,直到我没有能力为止。”而如今,这个宅院里,再也听不到先生的叩门声,再听不到先生的咳嗽声……

老人,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