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鄢陵新闻

发展电商产业 助力脱贫致富

——鄢陵县推进电商扶贫工作纪实

电商扶贫工作人员现场指导群众进行产品上线推广。 王少慷 摄

电商扶贫工作人员为贫困群众上门开展服务活动。王少慷 摄

本报记者 冯子建 通讯员 谢瑞玲

健全网络强保障

近年来,鄢陵县牢牢抓住电子商务进农村这一政策机遇,成立了高规格的电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鄢陵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方案》《鄢陵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发展规划》《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驻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文件,为电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该县还把电商扶贫工作纳入脱贫攻坚考核体系,县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电商扶贫工作,多次召集扶贫、商务、财政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召开电商扶贫工作推进会;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及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进行督导、检查;县商务局多次组织电商企业召开座谈会,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电子商务示范项目,引导传统企业向电商企业转型发展。

“学会电子商务,创业发家致富”“打工东奔西跑,不如农村淘宝”“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发展电商齐心脱贫”……近日,记者走进鄢陵县南坞镇乡村的大街小巷,一条条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电商宣传标语,营造出浓厚的电商扶贫氛围,有效推动了电商扶贫工作在贫困户、农村合作社和青年“创客”等中的发展。

“通过电商扶贫,提供线上与线下产业融合的机会,发展特色产业,可以为农村贫困群众带来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鄢陵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该县已经建成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1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2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386个,初步形成了“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同时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创业100多人,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40多万元。

强化培训育典型

电商扶贫,人才是核心要素。

12月24日,鄢陵县马坊镇的贫困群众晋发东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与一位外地客户洽谈花木生意。“这几年,得益于县里大力支持电商发展的大好形势,我通过电商培训学到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县电子商务中心免费配备了电脑桌、电脑椅,帮助我开设了网店;工作人员还多次上门指导操作、跟踪服务,让我在网上赚到了‘真金白银’。今年预计销售额能突破5万元,这得感谢电商扶贫的好政策啊!”晋发东说。

这仅仅是该县电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像晋发东一样通过电商培训掌握操作技能,依靠开网店脱贫致富的贫困群众还有很多。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该县共开展电商培训400多次,累计培训3万多人次,其中贫困群众457人次,先后涌现出了晋发东、王长明等贫困群众创业典型。他们依靠一台电脑和一双手过上了幸福生活,也对周边贫困群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尤其是该县建成了硬件设施一流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健全完善了人员培训、品牌培育、就业创业、农特产品上行和线上线下展示销售等多项服务功能,免费为贫困群众开展电商培训、信息发布、产品销售等“一站式”服务,让贫困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电商扶贫过程中,该县始终坚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扶贫先扶志。针对贫困群众的文化程度、年龄等实际状况,该县分类制定培训计划,积极开展“一对一”创业指导,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能力。通过培训涌现出的一批创业致富能手,实现了从基本生活难以维持到带动群众共同发展的美丽蝶变。目前,该县已有由省商务厅备案的电商企业76家、市级电商示范企业5家,农村电商发展成效在全省名列前茅。

创新模式促带贫

近日,在鄢陵县电商扶贫基地,马坊镇姚家村返乡大学生朱景倩正在为贫困群众讲解电商基础知识。朱景倩在这里就业已经一年多了,说起电商扶贫的好政策,她深有感触地说:“在电商扶贫基地就业,离家仅有一两公里,既有空闲时间照顾年迈多病的父亲和奶奶,还能工作挣钱补贴家用,更重要的是能够不断地学到更深层次的电商实用知识,真的非常好……”

近年来,鄢陵县不断创新电商扶贫模式,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实施“电商+”行动计划,探索实践出了“电商+贫困户”“电商企业+贫困户”“电商+基地+贫困户”“电商+旅游+贫困户”等多种电商扶贫模式,进一步促进传统企业与电商产业融合发展,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搭建了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电商扶贫过程中,针对文化程度不高、年龄较大、依靠自身能力能够从事劳动强度较小的贫困群众,该县借助“电商企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由电商企业帮其在电商平台产品展示中心免费入驻,帮助运营出售虎头鞋、儿童棉袄棉裤等特色产品,实现线上线下双向销售,助其脱贫致富。

“借助建设电商扶贫基地,贫困群众可以通过流转土地、吸纳就业、年终分红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鄢陵县商务局副局长汪艳伟介绍说,目前,该县已经建成电商扶贫基地9个,流转贫困户土地1000多亩,花艺电子商务公司、五彩大地景区、建业绿色基地、玖鹏电子商务公司等电商扶贫基地共吸纳贫困群众、残疾人等90人实现就业。尤其是鲜切花、辣椒酱、咸鸭蛋、量子软化水等农特产品完成商标注册,产品通过电商网络远销省内外市场,大大拓宽了电商业务范围。

同时,中原花木博览园、五彩大地景区、花都温泉、金雨玫瑰庄园等景区景点,借助电商平台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实行网上购票服务,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吸纳贫困户加入旅游服务产业,逐步形成“电商+旅游+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实现稳定增收的目的。

多措并举助脱贫

近年来,随着电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鄢陵县不断强化电商服务,多措并举助力脱贫攻坚,坚决打赢打好这场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的脱贫战役。

汪艳伟介绍说,一方面,该县积极发挥当地花木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对接国内电商龙头企业,并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鼓励支持花木种植企业、种植大户积极融入电商,同时通过打造1688网上鄢陵特色花木产业带,助推花木销售上行发展;另一方面,继续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电商企业的合作,积极组织电商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引导企业与国内大型商场超市、销售商进行对接,组织开展田间地头销售活动。目前,该县的爱康茶业和明丰蜜桃分别对接了“田园刘娟商城”“金鸡报晓商城”等电商平台及实体销售商,已经销售700多单,销售额2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还自主研发了第三方交易平台商亿网,开设有鄢陵特产、花木市场、网络超市、农资频道、农家旅游、特色店铺、电商培训等板块,上架产品5000多种,大大促进了农村电商业务发展。与此同时,该县有效整合物流企业资源,打通农村网络购销运输配送渠道,完善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让贫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销售农特产品,增收致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今日的花都大地,电商扶贫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农民群众借助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成功搭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强力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步伐。鄢陵县委、县政府有信心、有能力抓住国家大力支持电商发展这一难得机遇,积极开创精准扶贫工作新局面,早日让贫困群众过上富足安康的幸福生活。

核心提示

电商扶贫是鄢陵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探索实践的一大亮点,也是该县创新“互联网+产业”扶贫模式、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近年来,鄢陵县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工作,以“电商+扶贫”为抓手,发挥花木产业优势,整合特色农产品资源,促进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助力脱贫攻坚,形成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