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伟峰
冬日的花都大地,绿意不减。日前,记者来到鄢陵县大马镇任营社区采访,在社区的小树林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只见红叶石楠等绿化苗木错落有致,几名工人正在修剪树枝,忙得热火朝天。
“感谢党和政府,现在我依靠自己的双手过上了好日子,今年年底就能彻底‘脱贫摘帽’了!”社区贫困户聂建民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聂建民有了新身份——任营小树林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依托13万株红叶石楠种植,他今年预计可实现收入5万余元。
聂建民是任营社区产业扶贫脱贫的一个代表。任营社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31人。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社区依托当地优势产业,通过调整花木种植结构,突出特色优势,探索建立“党建+合作社+扶贫”的党建扶贫新路径,着力整合发挥党建资源优势,激活了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实现了贫困户长效脱贫。
为规范红叶石楠种植,促进群众增收,任营社区引导种植大户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入社成员180多户。合作社通过聘请花木专家教授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形式,为花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同时,通过实施信息共享、品牌销售、劳务对接等多种途径,提高红叶石楠种植的规模效益,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
“流转的1.2亩土地加上务工的工资,一年能实现增收1.7万元!”贫困户梁付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合作社股东、党员梁天顺主动结对帮扶梁付生,帮助他流转土地,并安排他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
在任营社区,像梁付生一样走上脱贫致富路的贫困户还有不少。为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任营社区9名经济条件好、有带富能力的党员与9名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困难。同时,党员带头建立了7个红叶石楠标准化示范园,提高了档次和生产效益。仅今年,合作社就安排11名贫困户到花木公司务工,为他们找到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如今的任营社区,道路平坦宽敞,庭院干净整洁,到处鲜花怒放、绿草生辉,呈现出一派殷实的田园景象。“我们将继续依托红叶石楠种植优势,积极发挥合作社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产业‘造血’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任营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好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