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平安与幸福相伴 和谐与发展同行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送安全防范知识到群众身边

号召全民参与扫黑除恶

讲解防溺水知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强化清理清查,消除不稳定因素

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凝聚社会发展正能量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魏学彬(左一)看望慰问坚守一线的公安民警,提振民警守护平安的信心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朝晖(前排左二)到项目施工现场走访,听取民声民意

排查消除隐患,促安全生产

本报记者 董巧霞 董全磊 通讯员 王钧涛 李佳珍

核心提示

平安是福。在老百姓心中,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平安。

多年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牢固树立“平安是基本民生”理念,始终把维护稳定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为民、靠民、惠民,以平安建设为统揽,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致力于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不断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平安之花绚丽绽放,和谐之美沁人心脾。示范区稳步开展平安建设工作,换来了经济平稳发展、民生持续改善,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平安与幸福。今年1至11月份,示范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亿元,增长29.6%;税收收入9亿元,增长38.6%,全市第一。

全民参与扫黑除恶 净化社会环境

【镜头】11月20日,示范区扫黑除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许昌市公安局示范区分局,开展扫黑除恶宣传进校园活动。活动中,宣传人员走进示范区辖区的各中小学校,再掀扫黑除恶宣传高潮。他们发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读本》,给师生讲解黑恶势力的具体表现和对社会的危害,分析打击黑恶势力的重要性和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形势,增进了师生对“黑”与“恶”的认知。孩子们纷纷表示,要把有关宣传材料带回家里交给家长。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民心所向、民意所盼。示范区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努力以扫黑除恶的优异成绩回应群众的期待。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该区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按照“露头就打,除恶务尽”方针,本着“有黑扫黑 无黑除恶 无恶治乱”原则,打好主动仗、攻坚仗、整体仗,推动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强化组织领导,加强信息预警。为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示范区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伊始就组织成立了扫黑除恶工作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定期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强化对18个成员单位的督导检查,针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行业加强信息预警,密切留意行业动态,督促相关单位、部门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并及时消除隐患。

发动群众参与,营造浓厚氛围。人民群众是黑恶势力最直接的受害者,也是扫黑除恶成效最深刻的感受者。为充分发动群众,该区不断扩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覆盖面,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格局。他们在辖区悬挂横幅、张贴通告、刷墙体标语,号召商户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标语,组织人员在人流量大的区域摆放展板、走到群众身边发放扫黑除恶主题宣传彩页,营造了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该区共悬挂横幅300余条,刷墙体标语60余条,深入群众中宣讲4000余次。

一线走访摸排,发现案件线索。该区要求各单位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工地、村镇、集市、校园周边,告知群众举报方式,发放扫黑除恶调查问卷,及时发现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启动以来,该区共在辖区设立举报箱36个。其中,许昌市工商局示范区分局在人流密集区域的商户设置举报箱4个,公布举报电话19个、网上举报邮箱19个。

依据摸排到的线索,该区发动了一轮又一轮攻势,稳、准、狠地打击了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净化了社会环境。他们打掉一个以李某为首的恶势力团伙,抓获团伙成员6名;打掉一个以宋某为首的涉恶团伙,抓获团伙成员4名……2018年,该区共侦办涉恶案件7起,抓获涉恶人员30名。一个个战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扫除一切黑恶势力、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打防结合 管控有力

守护一方平安

【镜头】今年6月13日18时许,许昌市公安局示范区分局民警高红彪和同事执行巡逻任务,当巡逻至辖区魏武大道和尚德路交叉口时,发现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在路边不停地哭。职业敏感使然,高红彪认为孩子可能找不到家了,遂上前和孩子沟通。可是,由于孩子太小,他无法获取孩子的家庭住址等有效信息。

为避免孩子出现意外,高红彪先把孩子带上警车,又买来牛奶、水等进行安抚。待孩子情绪稳定一些后,高红彪驾驶警车载着孩子到附近的村庄走访,询问了60多户人家均一无所获。孩子找不到了,其家人肯定很着急。考虑至此,高红彪在走访无果的情况下拿出手机给孩子拍照,将孩子的照片发给在单位值班的社区民警,让他们通过各村的平安微信群帮助孩子找家人。同时,民警还利用警车上的高音喇叭在人多的地方广播。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两个小时后,孩子终于和家人见了面。

人民群众是平安建设的裁判员。在群众眼里,平安就是治安好、犯罪少。示范区始终以增强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坚持打防结合,致力于编织更加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以打开路,打击是最好的防范。示范区警方坚持“群众最痛恨什么就重点打击什么,什么问题最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不断完善信息化条件下打防犯罪新机制,始终对各类犯罪保持主动进攻的严打高压态势。他们把打击锋芒对准以命案为主的严重暴力犯罪、以黑恶势力为主的有组织犯罪、以“盗抢骗”为主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以电信网络虚假信息诈骗为主的新型犯罪,深入开展缉枪治爆等专项行动,保证了示范区今年以来未发生恶性严重暴力案事件。

以防促安,防范是最好的守护。一方面,该区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有效防控的原则,科学部署巡逻力量,突出重点部位,加强对治安复杂场所的管控、公共场所的检查和居民区的巡逻,加强对商店、商场、网吧、饭店等重点场所的不定时检查,扎实开展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该区大力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使全区公共视频监控探头达到415路、社会视频监控探头达到4921路,有效提高了社会面管控能力。同时,该区还积极推进物联网防盗备案登记工作,给群众的近1万辆电动车安装防盗装置;开展形式多样的治安预警和防范宣传工作,向群众普及防盗、防抢、防骗等方面的知识,既提高了群众的自防能力,又对不法分子形成了震慑。

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治安巡逻队员的身影,看到闪烁着的警灯;路口街头,一个个全天候“站岗”的监控探头随处可见;墙上路边,总能在醒目位置看到民警的照片和电话……这一切,都让居住者安心、往来者顺心、投资者放心。

源头治理 消除隐患 服务发展大局

【镜头】网吧是特殊的娱乐场所,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增强网吧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确保辖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11月20日,许昌市公安局示范区分局组织社区民警对辖区的网吧开展了专项集中清查行动。

行动中,社区民警重点对网吧内有无吸烟现象、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完好、电器线路敷设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行了检查。同时,社区民警还针对网吧从业人员加强宣传教育,要求他们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平安关乎民生,稳定助推发展。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证群众安居乐业,示范区牢牢抓住“源头治理”4个字,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抓早、抓小、抓快、抓好,努力将影响安全稳定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发展大局服好务。

社会处在转型期,各种矛盾纠纷多发。该区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推进“事要解决”上,致力于构建全方位、立体型、横到边、纵到底的排查网络体系,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该区严格落实领导公开接访、包案化访、定期会商等工作制度,建立完善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督促领导干部敞门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党工委委员每天值班接访,镇(街道办事处)班子成员轮流接访,区、镇两级公开领导电话号码方便群众随时约访、反映问题,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该区赴京越级上访数量同比下降56%,赴京非访数量同比下降83%,到省上访数量同比下降50%。

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是平安建设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该区牢牢抓住安全这一工作重点,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方针,重整治、强排查,致力于形成“政府统一领导 部门依法监管 企业全面负责 群众参与监督 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格局。该区成立了由管委会主任任主任、27个单位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委员会,与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重点突出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方面的检查及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检查,并组织开展为期3年的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活动和为期3年的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活动,有效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平安带来千家乐,和谐催生万象新。如今的示范区,平安建设步伐走得愈加稳健。站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享受到平安建设成果的示范区群众已开启新征程。他们将以创新的思维、实干的精神,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的平安示范区,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