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事迹简介 (按姓氏笔画为序)

20曹建新

19陶留海

18郭遵卫

17郭爱萍

15赵粉艳

21河南能源义煤公司赴青海创业者集体“义海人”(群体)

14张效房

13宋瑞

12 李道洲

11李婧源

10李健

09李俊贤

08 李芳

07 李庆军

06 闫亚隆

05刘海科

04刘成晓

03王培

02王晓惠

01王保华

22河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群体)

16费尔南多·卡兰加

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评出

本报讯(记者 许原)近日,记者从“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组委会获悉,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评出。1月2日,公众可通过大河网、映象网和都市频道微信公众号进行投票。

“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宣传推介活动是我省着力打造的人文精神公益品牌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14届。该活动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具体承办。该活动旨在深入挖掘我省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通过宣传这些典型人物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树立一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榜样,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争做“出彩河南人”,大力营造全省上下奋力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良好舆论氛围。

该活动启动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向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推荐人选。截至11 月30日,“感动中原”组委会办公室共收到有效推荐材料166份。该活动组委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经过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从中遴选出了20名候选个人和2个候选群体。现将候选人(群体)名单及事迹公布(按姓氏笔画为序),请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投票,选出您心目中的2018 “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投票时间: 2019年1月2日—2019年1月11日

投票方式:登录大河网(www.dahe.cn)、映象网(www.hnr.cn)或手机微信关注都市频道微信公众号(hntv2_dushi),进入 “感动中原”专区进行投票。

01号王保华,男,43岁,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建井三处第六项目部职工。

2018年1月1日,甘肃省金昌市龙泉公园内一名6岁男孩坠入湖中冰窟。在附近游玩的河南矿工王保华见状,毫不犹豫地脱掉厚重的冬衣,只剩一条红裤头,躬身走上了冰面。接近男孩时,他匍匐在冰面上,在同伴的帮助下,奋力伸手把编好的藤条递向水中挣扎的男孩,最终将其成功救出。事发后,甘肃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共同寻找“红裤头”好人,中央电视台也报道了此事。一时间,“红裤头”救人的暖人事迹在寒冷的冬天引起了强烈反响。

02号王晓惠,女,57岁,河南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调研员。

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王晓惠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我省的住建事业,被誉为新时代的“女鲁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她主持研制的《基桩动测资质考核模型桩基地的研究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任职质监站期间,填补了我省没有全国装饰工程奖的空白;负责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发现整改工作期间,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总量位居全国前三位,公租房开工总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位等等。2008年,王晓惠主动奔赴汶川地震现场,高标准超负荷完成万余套板房建设质量检测任务。因过度劳累,从震区返回不久她被确诊为乳腺癌,但是依然保持工作上的狠劲、精神上的韧劲、事业上的拼劲,克服6次化疗带来的各种病痛折磨,坚持工作在一线。

03号王培,男,36岁,漯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警员。

2018年10月28日下午4点左右,漯河市区一家银行内发生了惊险的一幕:一名年轻男子因故劫持了一名女保安。为避免犯罪嫌疑人过于激动而误伤人质,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警员王培用绳子背绑自己的双手、用鞋带绑住双脚,前去替换人质。在跳到犯罪嫌疑人身边之后,王培趁其不备果断将其制伏,成功解救了人质,而王培的左眉骨被剪刀划伤,骨头外露,鲜血顺脸流下,瞬间染红了警服。

04号刘成晓,女,51岁,郑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案件侦办大队教导员。

从事刑侦工作17年来,无论是当一名普通的侦查员,还是代理刑侦大队大队长,刘成晓始终战斗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冲锋在惩凶除恶的最前沿。她先后参与和组织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00余名,曾破获“5·13”黄金大劫案、“9·13”四川凉山一犯罪团伙系列入室盗窃贩毒案、“1·5”团伙电信诈骗案等一系列重大案件,被称为“警界神勇花木兰”。因突出表现,刘成晓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05号刘海科,男,53岁,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散打队总教练。

执教以来,刘海科所带队员获得包括奥运会、青奥会、世锦赛等在内的多个国际、国内重要赛事的冠军。特别是2018年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十八届亚运会武术散打比赛中,他所执教的河南散打队3名队员全部夺得冠军,开创了河南散打队在亚运会比赛中参赛人数最多、获得金牌最多的纪录。他力主在塔沟武校成立武术艺术表演团,开创了武术表演的新领域,带领队员15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让海内外观众看到了少林武术的博大精深。

06号闫亚隆,男,生前系周口市消防支队郸城县大队交通路中队消防员。

2018年12月6日11时10分,周口市消防支队郸城县消防大队接到警情:郸城县一污水管道在进行疏通作业时发生险情,2名作业人员被困。警情如令,综合班班长闫亚隆带领4名消防队员立即前往救援。救援中,坑道突然坍塌,闫亚隆在生死关头下意识地把战友推开,自己却被掉落的土方砸倒身负重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英勇牺牲,献出了年仅22岁的宝贵生命。

07号李庆军,男,生前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员额法官。

李庆军长期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忠于职守,秉公办案,近3年来主审案件217起,无一错案和上访缠诉,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2014年,他被医院确诊为尿毒症,在腹部通过手术置入“腹透管”每天进行腹膜透析,并需每月一次到北京复查身体。为了节约看病时间,他总是在火车上做透析,保证检查完身体当天就能坐火车返回到办公室工作。2016年,李庆军又突发脑梗死住院治疗,他把工作带到了医院,在医院审阅案件材料。2018年9月28日,李庆军因长年超负荷工作,耗尽最后一丝力气与世长辞。

08号李芳,女,生前系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中心校绿之风希望小学教师。

2018年6月11日下午放学,李芳护送学生离校返家,行至离学校50米的十字路口时,一辆满载西瓜的无牌照三轮摩托车闯红灯急速驶来,且毫无刹车迹象。危急时刻,李芳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挡护学生,并奋力将学生推开。学生得救了,李芳却遭到严重撞击,经多方抢救无效,于2018年6月13日4时逝世。6月下旬,教育部追授李芳为全国优秀教师,并发布了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李芳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09号李俊贤,男,90岁,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是中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中国聚氨酯材料奠基人之一,我国著名的化工合成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李俊贤参与主持的固体推进剂用端羟基聚丁二烯的中试研究,满足了30多种火箭、导弹型号的需要,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液体单元推进剂-鱼推-3研究”曾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6月8日,李俊贤偕夫人丁大云,把他们省吃俭用积攒的300万元捐献出来,设立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引发媒体关注报道,洛阳市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向李俊贤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10号李健,男,48岁,南阳市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支部书记。

2012年,电工李健在一次检查变压器时因公致残失去右臂。面对家中因脑出血偏瘫的妻子、智障的弟弟和年迈的父亲,不甘生命如此的他身残志坚,积极做康复训练并投入到种植业中,摆脱重重困难脱贫致富,成为带领全村百姓致富的带头人。通过几年的努力,村里建成千亩特色产业园,誓将“付楼”变“富楼”。2018年10月1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李健作为基层残疾人脱贫代表出席会议并接受中外记者的采访,介绍我国残疾人脱贫情况。

11号李婧源,女,13岁,漯河市临颍县杜曲镇一中学生。

2010年,李婧源在外打工的父亲脑出血成为植物人,为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母亲只好外出打工挣钱,照顾家里的重担就落在李婧源和姐姐身上。姐姐上高中后,李婧源独自照顾瘫痪的爷爷、植物人的爸爸以及年幼的弟弟,奶奶因为糖尿病、高血压只能简单帮助她。面对命运的不公,李婧源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勇敢担当、微笑面对,深受感染的村干部和街坊邻居也都尽量地去帮助这个可怜的家庭。

12号李道洲,男,生前系空降兵某旅直升机团四级军士长。

李道洲,信阳市光山县人,牺牲前为空降兵某旅直升机团场站汽车连七班班长。2018年3月3日下午,在武汉家中休假的李道洲冲进火场救人,与他人共同救出2人后,救第3人时壮烈牺牲。2018年3月15日,共青团河南省委追授李道洲同志“河南省见义勇为青年英雄”荣誉称号。8月13日,空降兵某军给三闯火海救人英勇牺牲的李道洲烈士追记一等功,在其生前所在部队隆重举行大会。11月22日,武汉市第十五次见义勇为先进群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李道洲获“见义勇为英雄”称号。

13号宋瑞,女,54岁,国家统计局驻信阳市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扶贫干部。

2012年10月,宋瑞被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党组派驻信阳市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驻村扶贫。靠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她六年如一日坚守脱贫攻坚一线,至今已三轮驻村。她坚持“扶贫先扶心,党建是根本”,克服种种困难,走出一条“党建引领,文化扶心,产业形成,脱贫致富”之路,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并获得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优秀扶贫案例。

14号张效房,男,98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1945年,张效房毕业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迄今已从事眼科工作73年,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他在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面有38项发明和改进,还在医院创办了英文查房制度,为我国乃至国际眼科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次外出会诊、讲座、手术演示时,他都会事先声明,不要任何馈赠、不收任何报酬。如今,98岁的他仍然坚持在一线义务坐诊看病,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已退休的名医学生也重回一线坐诊。

15号赵粉艳,女,38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生。

2018年5月20日,赵粉艳随120急救车到达晋济高速车祸现场紧急救援驾驶室内的司机。当时,货车车头悬在万丈深渊上方,她不顾个人安危,扒着几乎悬空的车头救助患者,询问伤者病情,不断呼喊伤员,并安慰伤员情绪。当救援的消防员提醒她注意安全时,赵粉艳才低头发现自己身下就是深不见底的峡谷,稍有不慎就会摔进万丈深渊。随后,《环球时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赞扬赵粉艳的职业担当。

16号费尔南多·卡兰加,男,27岁,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外籍球员。

费尔南多·卡兰加,巴西人,现效力于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2018年10月28日晚,建业主场2∶0战胜北京国安, 27岁的卡兰加在下半场打入了建业的第一个进球,为球队取胜立下首功,拿到了保级路上宝贵的3分。在比赛中,卡兰加在对手的冲撞下多次表示自己坚持不住了,但最终他还是咬牙打满了全场,帮助建业取胜。赛后,经检查,卡兰加脾脏破裂导致腹腔出血,出血量达2700毫升,占他身体出血量的43%,医生为他做了部分脾脏摘除手术。目前,卡兰加已经康复出院,正在静养,等待重返赛场。

17号郭爱萍,女,45岁,焦作市公交二公司28路公交车驾驶员。

郭爱萍是焦作市公交二公司28路公交车驾驶员兼郭爱萍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劳动模范。从事驾驶员工作20多年来,她把10米车厢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传播精神文明的阵地,立足岗位、真诚服务、视乘客为亲人。2014年,公交公司以她的名字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她带领大家一起,用微笑服务乘客,以深情感动乘客,对待老弱病残孕乘客更是细心、耐心和热心,被乘客亲切称为“微笑天使”。

18号郭遵卫,男,56岁,濮阳市华龙区濮东街道办文化站站长。

郭遵卫是濮阳市华龙区濮东街道办文化站站长,华龙区遵卫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他三十年如一日做好事,只要看到有困难或需要帮助的人,就会伸出援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郭遵卫坚持默默无闻地救济、照顾父母双亡的9岁小姑娘和她80岁的奶奶,让她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成长。以他为原型的现代戏曲《好人郭遵卫》、微电影《好人一生平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19号陶留海,男,40岁,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职工。

陶留海,国网公司最年轻的十大专业领军人才,全国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领域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500千伏、1000千伏等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运维检修带电作业等生产检修工作,为推动我国带电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并荣获中国电力创新奖一等奖等20余项。2018年,他参与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有关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的带电作业专著《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作为一名从基层技工成长起来的领军人才,陶留海展现了时代所呼唤的大国工匠精神。

20号曹建新,男,45岁,郑州市荥阳市汜水镇新沟村农民。

曹建新5岁时不慎触电失去双臂,却用坚强的意志学会独立生活,自强不息。成人后学会放羊维持生计,他不仅自己克服困难摆脱贫困,而且还积极回馈社会,向需要帮助的村民和灾区群众捐款捐物,3次主动申请退出低保,同时成立养殖合作社,带领其他贫困户一同创业,走上脱贫致富路。作为励志榜样,“无臂羊倌儿”曹建新被多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21号河南能源义煤公司赴青海创业者集体“义海人”(群体)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有一群来自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的“煤亮子”,他们用15年创造了高原煤矿的奇迹。他们凭着一腔报国的热忱,在青藏高原、祁连山脚下、柴达木盆地边缘,在严重缺氧的4200米高海拔上,用汗水滋润“煤亮子奇迹”。他们打破“采煤就是破坏环境”的魔咒,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探索出可持续发展之路。

他们就是“义海人”,河南能源义煤公司赴青海创业者的集体名称,在雪域高原被称为“最美河南人”,他们创造了一个独有名词“义海精神”。

22号河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群体)

河南省红十字会自2003年设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以来,有超过700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其中3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救助3名和他们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曾获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

志愿者群体凝聚河南人爱心的生命种子播撒在全球各地,不仅挽救了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也为即将破碎的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并在全社会引领捐献助人的社会风尚,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