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张涛 晋亚金
有路,农民出行更方便;有路,农业产业快发展;有路,农村小康有希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实现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新要求,去年以来,鄢陵县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切实落实农村公路主体责任,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初步形成了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
鄢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将其作为重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28个部门和12个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鄢陵县“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指挥部,建立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等定期研究机制和现场办公会等工作推进机制,以及县级领导分包镇、科级干部分包路段的分包机制,营造了上下联动、齐抓共建的浓厚工作氛围。
为管好农村公路,鄢陵县健全完善了县、镇、村三级管理体系,做到县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运行机制,爱路护路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100%,主体责任得到全面落实。同时,该县依法加大路政执法力度,整合公安、交通、公路等部门力量,成立路警联合执法大队,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采取流动检查、限高限宽等方式,将治超范围延伸至村道,不仅有效打击、遏制了超载超限行为,还维护了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
为确保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有效落实,该县积极推行分级养护管养模式,县道实行专业化养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全面对路基、路面、桥涵进行高标准养护,使各养护路段均达到了边坡稳定、绿化规范、标志齐全;镇、村道路养护突出属地主体责任,实行“群专结合、管养结合”的方式,公开招聘养护员,严格进行月检、季评和年终总评,落实“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各管养路段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效推进了养护标准化、规范化。目前,该县农村公路绿化普及率达100%,道路列养率达100%。
在统筹发展服务上,该县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体思路,牢牢抓住创建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试点县的机遇,加快完善农村公路服务网络,加快农村客运发展步伐。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二级客运站2个、城乡客运站13个、招呼站80个,开通14条农村客运公交专线,推出了“梅乡大巴”“梅乡快巴”“新农巴士”等客运品牌,行政村通车率达100%;同时,实施“多站合一、资源共享”新模式,高标准建立了鄢陵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了12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和386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全覆盖的目标。
此外,该县还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依托花木产业特色优势,积极推进“文明示范路”“美丽农村路”“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等各类创建活动,创新实施“公路+党建”“公路+旅游”“公路+康养”等“公路+”模式,在道路绿化、路宅分家、地方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合理规划,科学设置公路驿站,新增公路文化宣传牌,营造了“一路一景”“ 一村一品”优美畅通的农村通行环境。
目前,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鄢陵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52公里,其中,县道9条253公里、乡道30条433公里、村道418条766公里,12个镇38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村公路中等路以上比例达84.3%,铺装路面在92.3%以上,初步形成了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坚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