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刚领
入冬以来,可供采摘的新鲜水果越来越少。可是日前记者在禹州市苌庄镇杨圪塔村杨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采摘园里看到,一串串似玛瑙的红乳葡萄挂满枝头,娇艳欲滴。
“我们村紧紧围绕精准扶贫打造乡村旅游基地,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引导种植专业合作,培养采摘期更长的葡萄,让游客冬天里也可以采摘到更多的新鲜葡萄。”杨圪塔村党支部书记杨新华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发展,村里几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初具规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杨圪塔村又成功入选国家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听说这里的葡萄很好吃,我们特地赶过来品尝和采摘。寒冬时节在此穿着棉衣摘葡萄,既能体验采摘乐趣,又能把温暖带给贫困村。”从许昌市区来的宋女士告诉记者。宋女士专门邀上几位朋友带着孩子来采摘,一串串诱人的葡萄令孩子们兴趣盎然。
自前年挂果投产以来,红乳葡萄凭借其味美汁甜、错季上市、保质期长、无公害等优势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很多人都是在网上看到这儿有无公害的红乳葡萄基地,特意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买。据杨周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周介绍,红乳葡萄属中晚熟品种,成熟在初秋左右,不上冻的话可挂果两月有余。“红乳葡萄从初秋就开始采摘了,陆陆续续直到现在。”杨周说,由于这种葡萄成熟期晚,知名度不是很高,很少有人知道,导致了满园的葡萄滞销在地里。”
杨周告诉记者,扶贫基地雇佣的工人大多都是村里的贫困户,葡萄销不出去,工人们的工资也就不能及时发放。有的贫困户着急用钱了,他就先去借钱发工资,不着急的等葡萄卖了再给。天气越来越冷,如果葡萄卖不掉,损失就大了,为此,这些天他愁得寝食不安。
扶贫基地的葡萄滞销,政府及村“两委”干部同样心急如焚。苌庄镇政府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信息,帮助杨周销售葡萄。对该村过去进行帮扶的禹州市委组织部、禹州市公安局、禹州市审计局等单位,也通过各自的平台为扶贫基地的葡萄做宣传。杨圪塔村“两委”干部也联系在外工作的人员,想方设法帮忙销售葡萄。
“贫困村辛辛苦苦种植的葡萄如果卖不掉坏在地里,实在可惜,我们得伸出援手,尽快把这些红乳葡萄销售出去。”禹州城区最大的超市亦风城市广场负责人得知此信息后,到扶贫基地考察,毅然决定在超市开设专柜,义务帮助贫困群众销葡萄。
“现在,我们的葡萄已经卖完了,俺想借贵报一角感谢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记者发稿时,接到了杨周的电话,电话的那一端,他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