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廷合 通讯员 丁姜岚
编者按:极不平凡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元年。这一年,魏都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呈现出结构趋优、质量趋优、服务趋优、环境趋优的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今日起,本版推出2018年魏都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与您一起回望奋斗的一年,体味收获的喜悦。
一栋栋保障住房拔地而起,一个个老旧小区换上“新装”,新开办的幼儿园内书声琅琅,文化体育活动场所“遍地开花”……行走在冬日的魏都街头,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画在眼前次第展开,一张张笑脸荡漾着幸福的喜悦。魏都居民用多姿多彩的生活向外界娓娓道来:幸福,可感可触;美好,就在身边。
一年来,魏都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持续实施的民生365工程为载体,围绕养老服务、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社区建设等14个方面的具体事项,集中办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实事,不仅顺应了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绘就了魏都区发展的幸福画卷——在《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8)》中,许昌市主城区居民的获得感指数、幸福感指数排名全省第一。
有颜值 有内涵 改出宜居新家园
“以前是脏乱差,现在是美如画。可以说,那个‘明星’小区又回来了。”1月5日,魏都区延中小区居民范桂枝谈及所在小区的前后变化,一脸的幸福。
在魏都区,像延中小区这样的嬗变并非个例。统计显示,许昌市共有老旧小区391个,其中魏都区有324个。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已成为魏都区居民的迫切愿望。
2018年1月,魏都区将改造老庭院、老厂院、老市场、老街道,增加停车位这项“四改一增”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作出庄严承诺——让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
一年来,魏都区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四改一增”工程推进中同步实施养老、卫生、健身等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不仅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还走出了一条老城更新的新路子。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魏都区改造提升老旧小区97个。经过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全部达到了“秩序维护好、环境卫生好、绿化美化好、经费管理好、责任落实好”的“五好”标准和“有居民自治主体、有组织协调机构、有日常维修经费、有水电气等配套生活设施、有老庭院名称及类型标识牌”的“五有”标准。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魏都区完成了对老旧小区周边的33条老街道、10个老厂院、5个老市场的提升改造,新增5个停车场上千个停车位,有效解决了老城区居民出行难、停车难、居住环境差等问题。
魏都区以人为本、敢于担当、破解难题,老城区的“面子”越扮越美、“里子”越做越实。这些老百姓都看在眼里、暖在心上,今年65岁的“老魏都”王凤勤深有感触地说:“生活在魏都真是一种幸福。”
有温度 有品质 圈出幸福新生活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一年来,魏都区在民生改善中着重补短板、解难题,对准突出矛盾,亮出硬招儿实招儿,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居民生活更有质感。
既要“能养老”,也要“能养病”——1月6日下午,在位于市区莲城大道的文峰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5岁的李老太正在专职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就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有专门的健康指导,不舒服了还能直接转入病区,在这儿住我咋能不安心呢?”李老太乐呵呵地说。
为了让老人享受到健康养老服务,今年以来,魏都区不断探索提升“399”养老模式,各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均实现了不同形式的医养结合,让入住的老年人住得舒心、住得安心。
既要“建得美”,也要“用得实”——1月5日晚,虽然已是寒冬时节,但在市区清虚街与西大街交会处的灯光球场内,打球的人兴致正浓。
随着民生365工程的强力推进,自2016年以来,魏都区先后建成196处公共体育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实现了全区86个社区健身器材全覆盖。高颜值、多功能、人性化的属性设置和功能规划,让人们在魏都区15分钟以内就能找到相应的运动健身配套设施。
如今,走进魏都区,“15分钟养老圈”,让辖区的老人们颐养天年;“15分钟健身圈”,让喜爱运动的人们乐而忘返;“15分钟健康服务圈”,让魏都区居民告别了看病难;“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百姓购物不再多跑路……正是在这一个个“民生圈”中,居民更直观地感受着魏都这座城市的民生温度、享受着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
有担当 有情怀 写出民生新答卷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这样回望过去一年全国上下极不平凡的追梦之旅。
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中,回望2018年,魏都区奔跑的脚步尤为铿锵有力——
这一年,魏都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魏都市民之家正式投用,25个审批单位和5个公共服务窗口入驻,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3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
这一年,魏都区不断推动全区全域特色社区创建,目前已创建红色教育、企地共建、养老服务、民族融合等20多个在全省叫得响的特色社区,在提升社区规范化建设水平中形成了“一居一品”的良好局面。
这一年,魏都区大力实施“绿满魏都”行动计划,坚持“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协力植绿”,城区绿地率达36.6%,绿化覆盖率达41.2%,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这一年,魏都区圆满完成了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孕妇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任务,60周岁及以上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父母住院护理补贴全部落实到位,城市发展带来了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利。
据了解,2018年,魏都区民生365工程共涉及14个方面276项具体工作,除基础教育三年攻坚8所中小学项目、“四改一增”提升4个老厂院项目列入2019年续建项目外,其余264项工作已全部完成。
“群众利益无小事,改善民生是大事。让老百姓及时分享发展的成果,增进人民福祉,才是我们发展的初衷和落脚点。”魏都区委书记张书杰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魏都区上下正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书写美好生活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