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就业创业

服务高层次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

——写在许昌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成立之际

1月8日,许昌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许昌市人民医院服务专员介绍“许昌英才计划”。黄佳曦 摄

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杨思源

自古以来,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人才更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稀缺资源。

如何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需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2018年12月28日,许昌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美丽的芙蓉湖畔举行,标志着我市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努力把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建设成为人才贴心服务的‘保姆’、为企业和人才牵线的‘红娘’、人才沟通各政府职能部门的桥梁,从而打造‘许昌英才计划’的又一张亮丽名片。”市人社局局长杨宏杰表示。

广开渠道聚英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许昌已经先行一步。2016年4月,我市发出“求贤令”——实施“许昌英才计划”,设立不少于15亿元的“许昌英才基金”,广开进贤之路。

“许昌英才计划”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市将设立不少于15亿元的“许昌英才基金”,实施引才聚才“5115工程”,力争引进培育50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00家以上,引进培育500个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努力把许昌打造成为优势独特的产业科技人才高地。

与此同时,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责,分别起草制定了《许昌市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工程实施办法(暂行)》《许昌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实施办法(暂行)》《“许昌英才计划”政府资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等8个配套文件,与“许昌英才计划”衔接配套,共同构成了“1+8”人才新政体系。各县(市、区)则积极探索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融合对接,纷纷实施地方引才计划,形成了市、县两级上下贯通、系统全面的引才格局。

为打通服务企业引才、引智、引技工作“最后一公里”,提升引才精准度、成功率,2017年10月,我市成功举办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许昌行活动,邀请34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与我市88家重点企业进行面对面对接。经跟踪了解,目前有8位专家分别与我市8家企业对接成功,2位专家欲到我市创办高技术企业。其中,朱晓明、李辉2位专家领衔的团队项目顺利通过第二批专家评审。

“许昌英才计划”实施两年来,我市共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42个,评选高层次人才400余名,发放奖励支持资金1.3亿元,吸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龙、张铁岗、谭建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等一大批领军型高层次人才来许创新创业,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创优环境重归属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对高层次人才来说亦是如此。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的建设,拨出了专项资金,增加了人员编制;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和有力的配合;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提供了整整一层楼的优良环境;市编办、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公安局等部门率先开辟了服务“绿色通道”。

为实现高层次人才服务“有形化、窗口化、阵地化”,市人社局专门制定了《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行动计划》,并将其作为2018年全市人社三项重点工作之首,集中围绕“一站式”综合性服务职能,全力推进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建设,使之成为企业、人才和职能部门之间的重要枢纽,打通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12月28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许昌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美丽的芙蓉湖畔举行,标志着我市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是“许昌英才计划”中“五个一工程”的重要载体,在全省还是第一家。

走进宽敞明亮的许昌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域被分成引导服务区、成果展示区、合作交流区、沙龙联谊区等四个功能区。这里有“人才找岗位”“企业找人才”两个数据库,将为引进人才提供线上线下的现场服务。

为留住人才,目前,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已为我市评审认定的400余名高层次人才发放了安家费和生活津贴近千万元,提供人才服务800余人次;引进了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寰球人才交流中心、智联招聘、郑州博思等4家专业人才机构,开展高端人才引进合作;建立了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有针对性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保障“绿色通道”、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免费公交、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人才公寓、待遇落实、跟踪服务等综合性、“一站式”、多样化的服务。

打造爱才新名片

许昌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我市人才工作增加了一个新平台、新亮点。

由于该中心刚刚建成,各项工作还在起步阶段。为真正建好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贴心服务,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

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人才工作作为全市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爱才求贤若渴、聚才广揽博用、用才任人唯贤,在全市形成爱才敬才蔚然成风的局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现“天下英才纷至沓来、源头活水驱动创新”的美好愿景。

齐心协力,完善制度保障。市人社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制度和管理办法,把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做扎实,推进各项服务有效开展。市住建部门和各县(市、区)要加快人才公寓建设进度,文化、旅游部门要协调好免费旅游事宜,交通部门要开通许昌英才专用公交卡等,其他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要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尽快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开拓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作为窗口阵地,要充分发挥功能,加强与企业、人才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对接,深入了解企业和人才需求,通过一窗接件、专员办理、集中反馈、统一建档的办事流程,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服务工作;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沙龙和联谊等活动,丰富高层次人才生活,解决人才在许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努力营造舒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市人社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不断创新,努力把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建设成为人才贴心服务的‘保姆’、为企业和人才牵线的‘红娘’、人才沟通各政府职能部门的桥梁,将其打造成我市爱才惜才的新名片。”杨宏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