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培钦/文 乔利峰/图 通讯员 郑法魁
第八届中国·鄢陵蜡梅 梅花文化节
时 间
1月12日(腊月初七)至2月20日(正月十六)
地 点
河南省鄢陵县
主 题
梅开花都·香飘九州
活 动
花事花展、旅游文化和招商推介
3个板块、13项主题活动
吉祥物
二梅仙子鄢艳、梅美
隆冬时节,百花凋零,唯有蜡梅迎着刺骨寒风,绽放一身傲骨。“中国花木之乡”鄢陵尤以素贵高雅的蜡梅闻名天下。如今,花都鄢陵再迎盛会。据了解,第八届中国·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以下简称文化节)将于1月12日至2月20日在鄢陵县举办。
本届文化节由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和河南省花卉协会主办,许昌市花卉协会和鄢陵县人民政府承办,鄢陵县花卉协会、中原花木交易博览发展有限公司、鄢陵迎天下旅游有限公司执行承办;协办单位为河南省中州盆景学会、鄢陵新科梅园、鄢陵梅园、鄢陵科新蜡梅园、鄢陵花木交易市场、五彩大地旅游公司。
文化节共安排花事花展、旅游文化和招商推介3个板块、13项主题活动。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化节以花事花展为重点,延伸至以蜡梅为主题,集论坛、展销、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更加突出专业化、精品化、市场化和群众参与性。鄢陵蜡梅正以盛放之姿欢迎游客嘉宾的到来。
历史悠久 鄢陵蜡梅冠天下
鄢陵,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花木栽培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花都”“花乡”之美称。鄢陵花木种植面积60多万亩,品种2300多个,被誉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花木之都”; 一年一度的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张特色名片;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300天以上,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长寿之乡”。
鄢陵蜡梅因“蜡质厚、香味浓、花期长、颜色艳”闻名遐迩,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深受文人墨客喜爱。李白、韩愈、苏轼、黄庭坚等众多名家曾专程到鄢陵赏梅赋诗。北宋时期蜡梅成为宫廷贡品,明清时期鄢陵呈现“街街有蜡梅、家家飘花香”的盛景。
2006年,鄢陵被命名为“中国蜡梅文化之乡”;2009年,鄢陵“古桩蜡梅盆景制作工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鄢陵蜡梅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让鄢陵蜡梅在标准化生产领域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自1984年以来,在历届全国梅花蜡梅展览会上,鄢陵蜡梅多次获得殊荣。2016年,在鄢陵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上,鄢陵选送的蜡梅展品形象生动、意境深远、内涵丰富,深受专家和各地嘉宾好评,在所确定的126个金奖中,鄢陵蜡梅获得25个金奖。2017年,鄢陵蜡梅走进北京颐和园、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鄢陵县蜡梅种植面积1.7万亩,拥有“虎蹄蜡梅”“罄口蜡梅”“素心蜡梅”“檀香蜡梅”等30多个品种,年产3200余万株(盆),年产值达2.27亿元,产品远销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特别是近几年,鄢陵立足造型蜡梅、盆景蜡梅等传统技艺,积极探索发展精油提取、切枝切花、乔化蜡梅等新技术,形成了集生产、观赏、科研、加工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先后建立了占地500多亩的鄢陵梅园、占地300多亩的鄢陵蜡梅资源圃、占地450多亩的新科蜡梅园等10多家大规模的蜡梅生产基地,成立了许昌市鄢陵蜡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鄢陵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位于许昌市鄢陵县柏梁镇安庄村的鄢陵世界蜡梅园正在稳步建设。该项目占地3000余亩,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投资”模式建设,主要分为蜡梅种植区、梅花种植区、科技研发区、会展中心区等区域,具有生产科研、产品开发、产品展示、生态旅游等多种功能,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基因最全、档次最高、效果最好的专类园。2019年,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与其南邻的五彩大地休闲观光旅游区互动互补,丰富该区域的业态、内容,进一步擦亮鄢陵生态旅游名片。
突出优势 文化节亮点纷呈
花木是鄢陵发展的最大优势。
从中国河南(鄢陵)春季苗木交易会到中国(鄢陵)蜡梅产业论坛,从第十五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到第八届中国·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鄢陵围绕花木发展,会展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规格不断升高、签约金额不断攀升。借助会展之势,鄢陵也从传统的粮棉大县变身为中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基地、国家级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不断升级的各类花会花事活动,带给鄢陵的不仅是直接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还为鄢陵留下了一个响亮的品牌、一笔优良的资产、一个新兴的产业群和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不仅如此,各类花木会展还把美国、德国及东南亚国家的花商吸引到鄢陵看“花”订货,法国、荷兰等国家世界顶尖花木专家为鄢陵花木出谋划策。如今,鄢陵花木已形成生产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管理集约化、产品标准化和销售信息化的发展格局。“鄢陵蜡梅”“鄢陵苗木”“鄢陵鲜切花”“鄢陵盆景”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特色品牌。
而即将开幕的文化节无疑是花木之乡鄢陵的“开年大戏”。文化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届文化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政府支持、协会主办、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思路,大力弘扬中国蜡梅梅花文化,加强科技和文化交流,带动以蜡梅梅花为主题的冬季特色旅游,着力推进蜡梅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不断扩大“鄢陵蜡梅冠天下”品牌影响,努力把鄢陵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蜡梅生产旅游基地。
此次文化节共安排花事花展、旅游文化和招商推介3个板块、13项主题活动。其中,花事花展活动有新闻发布会、开幕式、蜡梅梅花及花木生产观摩、蜡梅梅花精品展、中国·鄢陵2019蜡梅产业论坛、评奖颁奖、蜡梅梅花展销、五彩大地年宵花展;旅游文化活动有蜡梅梅花书画摄影展、网上蜡梅梅花文化旅游节、花都冬季特色游、花博园民俗文化节;招商推介活动有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
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化节呈现四个特点。突出专业化。本着“专业人办专业事”的理念,重点对蜡梅产业论坛进行提升,邀约全国知名专家和知名蜡梅生产单位,围绕行业普遍关注的品种培育、栽培管理、景观应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着力打造国内知名的专业蜡梅论坛;同时突出产品展销,提升打造蜡梅梅花专业园,注重鄢陵蜡梅桩景、盆景、造型生产技艺的展示,促进本地蜡梅生产企业与外地的交流合作。
突出精品化。积极邀约国内知名蜡梅梅花生产单位参展,增加精品蜡梅梅花盆景的数量和参展比重,寓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配置精品的蝴蝶兰、羽衣甘蓝、杜鹃、海棠等冬季时令花木,运用园林小品、家居园艺等形式进行布展,增强对专业观众和游客的吸引力。
突出市场化。用好市场资源、加强市场运作,由中原花木交易博览有限公司牵头,具体负责各类活动的实施和各项筹备的落实。同时,围绕“全域旅游”打造,加强与专业旅游公司的深度合作,策划实施旅游项目,积极开展以蜡梅为主题的冬季特色游,实现文化节与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的有机融合,炒热冬季旅游市场。
突出群众参与性。开展优质蜡梅征集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蜡梅知识,弘扬蜡梅文化,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制订优惠政策,广邀知名企业,办好年宵花展,丰富文化节内涵,满足群众节日花卉需求。
全域旅游 鄢陵更出彩
近年来,在鄢陵县委、县政府的科学规划下,围绕花木产业的巨大红利,以文化节会活动为载体,深化花木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抓好节庆活动策划,做到一年四季均有旅游项目,“引爆”了鄢陵旅游市场。以花为媒,鄢陵全域旅游格局正逐渐形成。
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鄢陵县把旅游业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抓紧抓实,以“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景鄢陵”为总目标,以做优做强乡村旅游,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总抓手,以生态保护和景观打造为总要求,坚持策划先行、规划引领、示范带动、核心引爆、整体推进,全面整合各行业资源,用旅游的标准进行总揽统筹,擦亮“一花一世界、一水润千年、一木赢天下”3张旅游名片,叫响“全域花海、长寿鄢陵、养生福地、休闲天堂”特色旅游品牌,实现旅游业向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复合型方向转变。
该县在旅游活动策划方面,主要做了四篇“文章”。冬季,围绕中国·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组织策划踏雪寻梅游、温泉养生游、百家旅行商来鄢陵踩线等一系列旅游活动,为冬季旅游市场会聚人气,烘托气氛;春季,举办以首届全球美食狂欢节、樱花节、郁金香文化节、桃花节、玫瑰节为主要内容的“花都之春”系列旅游活动;夏季,推出乡村体验游,策划举办葡萄采摘游、蜜桃采摘游、山楂采摘游等一系列乡村体验旅游活动;秋季,围绕花博会,举办五彩大地国际鲜花展、旅游产业高层论坛、旅游商品展、花都鄢陵温泉旅游节、魅力花都啤酒节、金秋花都赏花游等系列活动。
鄢陵旅游业已成为继花木产业之后的又一惠民支柱产业。2016年,鄢陵县共接待各地游客6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2017年,鄢陵县共接待各地游客73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5.5亿元。2018年春节假日期间,鄢陵县共接待游客6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88万元;“十一”黄金周期间,该县各旅游景区(点)共接待各地游客298万人次,同比增长100%,旅游综合收入达14.3亿元,同比增长164%……可以预见,即将开幕的文化节将吸引省内外众多游客前来,力促2019年鄢陵县旅游经济实现“开门红”。
寒冬时节,赏美景、闻花香,热情好客的鄢陵已经张开臂膀,欢迎天下宾朋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