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今日魏都

扛稳“六个责任” 做好“六个持续”

奋进2019:一张美好的新蓝图

本报记者 许廷合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

魏都区将如何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发展新局面?1月22日,魏都区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2019年,魏都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扛稳“六个责任”,突出做好“六个持续”,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魏都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扛稳政治责任 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

用好政策,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用好国家金融和货币政策,加强银企对接,帮助企业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按照“坚定、可控、有序、适度”的要求,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下定决心,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认真落实污染防治攻坚 “三年行动计划”和《党政领导干部分包联系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坚决完成污染防治年度任务,坚决彻底整改督察发现的问题。

搞好帮扶,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大局意识,确保对口帮扶的建安区13个贫困村、64户贫困户如期全部稳定脱贫。

☞扛稳发展责任 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稳增长。抓住中央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机遇,积极推进曹魏古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抓好139个重点项目建设;在扩投资、稳增长中补短板、调结构。

着力提质量。大力实施“513”工业发展行动计划,突出抓好万里交科智能装备产业园二期等19个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加快五大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20家规模以上企业技改和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着力抓创新。以创建全省知识产权试点区为抓手,加快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快组建高规格创新研发平台,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力争新增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扛稳城建责任 持续推进城市建设提质

强力推进曹魏古城修复工程。加快南城门灯光秀制作,全面启动魏武英豪段等重点区域建设,加大招商力度,提升运营和管理水平,启动曹魏古城“国家AAAA级”景区申报工作,形成多点开花、整体推进的局面。

推动城区提质发展。坚持城市“双修”和内外兼修,搞好城市经营,着力抓好文峰路提升改造等33条道路建设,抓好颍汝干渠综合整治等31个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天宝路沿线开发建设和景观提升,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实施“四改一增”,深入开展“五城联创”,让城市更有品质和内涵。

打造宜居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满魏都”向“多彩魏都”转变。积极推进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等,真正让城乡绿起来、美起来。

☞扛稳改革责任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着力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党政机构改革,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建立健全促进农民工安家落户的政策机制,加快城市发展。

扩大高水平开放。大力实施“2569”招商引资行动计划,聚焦做大做强工业和服务业,围绕五大园区建设、六大片区开发,开展精准招商,确保全年引进市外资金90亿元。积极走出去,组织企业参加京津冀、长三角、投洽会等重大经贸活动;依托国家电网欧洲研究院、驻德国商务联络处,加大对德合作力度。

☞扛稳民生责任 持续做好群众工作

站稳群众立场。把群众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和价值取向,解决好群众的个性问题和普遍关心的共同利益问题,让群众成为改革发展的受益者。

办好民生实事。落实好省定、市定民生实事,继续实施民生“365”工程。认真做好往年民生实事的后续工作。

兜牢民生底线。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困难群体救助绿色通道和直通车制度;充分发挥慈善总会济难救困作用。

☞扛稳稳定责任 持续加强社会治理

建强社区阵地。辖区社区规范化建设要全部达标,努力争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完善居民公约共治体系,着力打造可循环的社区治理模式。

提升治理能力。坚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政府治理和群众自治相结合、传统手段和科技手段相结合、治理和服务相结合,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局面。

建设平安魏都。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防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扎实开展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加强网络监管,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