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许昌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第二考核组前往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对该区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年度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组充分肯定了该区三年攻坚年度工作开展情况,认为该区不但圆满完成了年度任务,提升力度大,态度端正,成效显著,而且在解决“教育攻坚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消除“大班额”问题中,增强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使开发区基础教育提升、攻坚工作实现了纵深发展。
成绩的取得,与该区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补齐教育短板,着力提升办学水平是分不开的。
近年来,该区相继新建或改扩建了开发区实验小学、孙庄小学、大路陈小学、洼孙小学、干戈李小学等5所学校;开发区实验小学、罗庄小学荣获“许昌市名校”称号;连续几年中招考试上线率均居于全市同类学校前列。我市实施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计划以来,该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以学校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根本,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持续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统筹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做好学前教育重普惠、义务教育促均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和新需求。
党建领航教育发展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高度评价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极端重要性,把教育的地位作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满足群众教育需求的重大举措,对开发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蔚钟声说。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以开展“党建工作、三年攻坚教育、教育改革创新”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建章立制,以“学、做、树”活动为载体,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推进“三年攻坚教育”。该区坚持每月一期的理论中心组学习,先后举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培训班、中小学干部思想提升培训班、“我是最美教师 向李芳老师学习”诗歌朗诵、师德师风大讨论等系列活动,实现了教育系统所有党员干部轮训全覆盖,进一步打造了中小学党建品牌,加快形成“优先发展、统筹协调、改革创新、立德树人、服务需求”的党建领航教育发展新格局。
为突出铸魂固本,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该区坚持课堂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该区在学生中持续开展“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当好红色传人,大力倡导实践教育和劳动教育,加快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打造开发区全方位素质教育。同时,他们加大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力度,深入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党建“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持续开展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巡察,为建设教育强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开发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
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近年来,我区教育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蔚钟声说,“三年攻坚期间,我区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拉高标杆,建好学校项目,壮大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努力补齐教育资源不足、不均及质量不优等短板,努力使开发区教育工作迈入全市第一方阵,创办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2017年,开发区共承担三年攻坚项目两个。其中,投资1000万元的开发区实验小学二期综合楼以于2017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新增17个教学班,增加学位765个;投资300万元,利用闲置校舍(原长村张小学)改扩建的开发区礼仪幼儿园也已经于2017年6月份建成,规模为16班,学位480个。该区还投入大量资金使所有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并投入400多万元建成了11个中小学计算机教室,装备20个功能室,补充2万多册图书,购置18套音美器材,教学仪器设备由二类标准提升到一类标准,为每位一线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实现了教学现代化。
开发区2018年建设的两个项目中,投资约300万元的开发区树果幼儿园已经建成投用,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70个;计划总投资约6000万元,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的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正在建设中。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规模为3级12轨36班1800个学位,现已建成教学楼3栋、宿舍2栋,目前综合楼正在进行第五层主体框架施工,餐厅及宿舍楼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和基础施工,东教学楼二次结构已完成,正在进行内外粉刷。该项目计划于2019年6月建成投用。
在今年的教育重点项目建设上,开发区初级中学、解放路小学同时进行规划布局。其中,开发区初级中学计划投资1.5亿元,规模为3级12轨36班1800个学位;解放路小学计划投资0.9亿元,规模为6级6轨36班1620个学位。目前,这两个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征地拆迁也同步进行,计划于2019年年底完成建设任务。
在学前教育方面,开发区承建的开发区实验幼儿园、开发区礼仪幼儿园、开发区树果幼儿园、开发区澜菲溪岸幼儿园等4个幼儿园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提前完成幼儿园建设任务,新增学位近2000个,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其中开发区实验幼儿园被评为河南省融合教育示范幼儿园。
通过三年攻坚工作的扎实推进,开发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后勤生活设施得到显著改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器材、图书等均达到省级配备标准;所有中小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均得到改善,消除了土操场,体育设施配备齐全;全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开通了光纤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农村中小学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教育差距大幅度缩小。
多元普惠办园
实现学前教育改革新突破
长期以来,开发区学前教育存在幼儿园及在园幼儿数量少,以依附于小学学前班的一年教育模式为主,幼儿教育小学化,不能普及三年学前教育等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特别是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儿童接受三年学前教育的需求逐年增大。如何发展学前教育,一直是困扰开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为此,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立足实际,规范学前教育,实现“由学前一年教育向学前三年教育转变”“由办班向办园转变”“由办园随意性向规范化转变”。该区从源头抓起,要求幼儿园做到不超前教学,小学要制定教学标准,做到零起点教学。同时,该区推动家园共育,引导家长理性对待儿童的成长,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健康发展。
自三年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区进一步加大投入,新建幼儿园,对民办幼儿园加大扶持力度,将“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重点突破工作予以部署,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和“入园贵”问题。
该区大胆创新普惠性幼儿园办学模式,通过盘活资源、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党建工作指导员、培训幼儿园教师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建立一批普惠性幼儿园,通过制订相关标准、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创新多元办园机制,为认定和扶持普惠性幼儿园提供政策保障。开发区积极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政策,对土地按划拨方式供应、已经建成使用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幼儿园场地租金实行政府限价,产权所有人不得随意提高租金,确保按标准办好普惠性幼儿园;对闲置或改作他用的小区配套幼儿园,由当地政府限期整改或收回,恢复办园。
通过办园体制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开发区拓宽了普惠性幼儿园内涵,明确了普惠性幼儿园是开发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了学前教育规模,探索出适合开发区城乡接合部快速普及学前教育的有效模式。
截至目前,开发区相继建成了开发区实验幼儿园、长村张乡中心幼儿园、开发区礼仪幼儿园、开发区树果幼儿园、艾德国际幼儿园、开发区澜菲溪岸幼儿园等。全区已认定多元普惠性幼儿园8所(开发区中心幼儿园、开发区新实验幼儿园、开发区艾德国际幼儿园、开发区澜菲溪岸幼儿园、开发区许由路幼儿园、开发区长村张乡中心幼儿园、开发区实验幼儿园、开发区许昌县实验三分园),惠及幼儿2000多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80%,开创了学前教育大发展的新局面。
均衡分布教育资源
开启教育强区崛起之路
开发区城乡跨度较大,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参差不齐。为此,开发区把工作重点放在整合全区教育资源上,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公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等重点环节,构建教育资源均衡分布的新格局,助推开发区教育驶入快车道,实现均衡发展。
开发区教育部门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合并了屯南、屯北小学,彻底解决了屯南小学学生少、教师多以及两所学校用地紧缺的问题。为均衡区域内各校生源数量,该区通过合理进行生源调配,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定点定校报名,以及充分盘活资源,利用闲置公共资源和民办学校资源(开发区新华实验学校)的方式,解决开发区小学的“大班额”、上学难等问题。
该区还积极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完善校长后备人才库。每校推荐一名45岁以下的后备人才,考选一批35岁以下的后备人才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对后备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采取双向挂职锻炼的形式,组织城镇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挂职、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推动了城镇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合理流动,更好地实现了开发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为解决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开发区加强编制管理,确保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到位;调聘并用,选聘43名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确保教师数量满员到位;强化教师素质再提高,对教师实行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把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评模、聘任挂钩,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为彻底解决多年来制约教育发展的“县管校聘”、职称改革两大难题,去年以来,开发区人社、财政、教育等部门就县管校聘、职称竞聘等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并在经费上给予了充分保障,在每年安排每名教师不少于2万元的教育奖励激励专项资金,确保教师待遇和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将668万元教育奖励激励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实施课后延时服务资金、教师绩效奖励、班主任绩效奖励、教师荣誉奖励的落实做好了准备,激发了开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活力。
“许昌教育事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开发区将抢抓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机遇,着力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发展、家校协同发展、教育内涵发展‘五个新提升’,打造升级版‘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区域品牌,全力推动许昌市三年基础教育提升攻坚在开发区落地生根,努力创办人民群众满意、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打赢教育翻身仗,开启开发区教育强区的崛起之路。”谈起开发区教育的发展前景,蔚钟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