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记者走进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寨子社区,移风易俗宣传标语,以树新风、除陋习为主题的墙体漫画随处可见。
“文明讲卫生、家里勤打扫,垃圾分类倒……”社区老党员陈聚财对移风易俗带来的新风尚赞不绝口,“过去有村规民约,往往记不住,现在编成顺口溜了,朗朗上口,居民记得牢、好遵守。”
寨子社区党委书记洪志敏介绍,为了让村规民约深入人心,他们创新载体,通过民谣、小戏等居民易于接受的文艺形式开展宣传,不仅丰富了文艺活动、提升了文化内涵,而且提高了村规民约的知晓率。
原来,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少数居民的宅基地超过了0.33亩,在棚户区改造中就要求多补偿,只要稍不合自己的意愿,就阻挠棚户区改造,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富裕起来的群众在操办红白事等方面一度互相攀比,甚至打肿脸充胖子,“人情消费”给不少人带来巨大负担……
为推动移风易俗,他们在修订村规民约上,注重结合社区的生活实际,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民主协商,最终表决通过。其涵盖了环境治理、综治信访、孝亲敬老、崇尚美德等内容,成为约束居民的“硬杠杠”。
“制定的这个村规民约,非常符合社情民意,以前社区里发生矛盾时受罚者往往口服心不服。现在有了新的村规民约,对我们老百姓来说肯定是件好事。”寨子社区居民张国义说,尤其是红白喜事餐费的限制,一年下来,人情来往送礼方面,要节省很大一笔开支了。
以遵守村规民约为基础,寨子社区还通过开展“五美示范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文明评选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传递正能量。目前,寨子社区累计评选表彰“五美示范家庭”40户、“好媳妇”“好婆婆”63户、“十星级文明户”43户,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标杆。
实施村规民约是寨子社区重塑社区文明、社会治理创新的一大探索,它为居民树立了标杆,培育出了民风和谐、爱护家园的新风尚。此外,一批在群众中威望高、口碑好的人,在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调解中发挥劝引作用,引导推动了乡村文明风气的形成。
“村规民约不是法,但为什么寨子社区的老百姓愿意遵循?”洪志敏说,老百姓都讲究一个公道,村规民约就是左邻右舍认可的公道,只要公开公正执行,老百姓自然信服。
如今,村规民约成为寨子社区全体居民的行为准则,居民们互相监督,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社区容貌变美了,邻里关系和谐融洽了,一幅幅干净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绚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