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魏都区大同社区创新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精准化

这家“超市”,不卖商品只“接单”

本报讯(记者 雷剑德 许廷合)“马上就要过年了,居民下的单还不少呢!”“是啊,这几天,我们要多来‘超市’帮忙了。”……1月25日上午,魏都区大同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内一片欢声笑语。

这是大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挂牌现场,也是大同社区志愿者代表的交流会。与传统超市不同,志愿者口中的“超市”是大同社区的“志愿超市”,不售卖商品,只有志愿服务项目。

“辖区里老旧庭院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农民工子女多,居民对志愿服务的需求很大。”大同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改清告诉记者, “志愿超市”正是通过全面整合辖区内党员、社工、社会组织等力量,以“双向认领”的方式,向居民提供常态化、精准化的志愿服务。

“有的老人,就想找人说说话;有的商户,就想有人帮着看孩子。”交流会上,社区志愿者樊清义深有感触地说,“每个家庭的生活需求不一样。你满腔热情去付出了,如果不是人家想要的,那就是给别人添麻烦。”

为了不给居民增加“甜蜜的负担”,大同社区将辖区内注册的500余名志愿者进行归类,推出了医疗义诊、爱心帮扶、邻里互助等14个志愿服务项目,并印成便民服务卡发放到辖区居民手中。同时,该社区依托网格走访、社区微信群等方式,在社情民意的收集上下功夫,通过对接居民需求招募志愿者,让居民能够享受“订单式”志愿服务。

“自从有了这个‘志愿超市’,遇到问题不用犯愁了。”大同社区居民周花家里条件困难,一直是社区的帮扶对象,前几天她给网格员“下单”——想让孙女过年时能穿套新衣服,没想到第二天,就有志愿者“接单”送上了门。

“志愿超市”的精准高效,不仅让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人心,也吸引着更多人的加入。“这是门卫王师傅,我们都叫他‘好人老王’。”“上次我们办百家宴,这家饭店的吕经理给大伙儿端上了大盘鸡。”……当日上午,记者跟随宋改清在社区里走访时,对于居民的善行义举,宋改清如数家珍。目前,“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在该社区蔚然成风,大同社区也荣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借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的契机,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志愿超市’的服务内容,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吹遍社区的每个角落。”宋改清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