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工商界

2018年我市“千企帮千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1303家企业与1485个村建立帮扶关系

许昌奥莱尼亚服装有限公司开办的社区扶贫工厂 (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 魏东雅 通讯员 周鹏)日前,记者从市“千企帮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市1303家企业与1485个村建立了帮扶关系,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792万元,建成扶贫工厂(扶贫基地)381个,吸纳贫困村就业人口2846人。其中,268家企业与我市1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645.5万元,安排贫困人口就业1144人。

2018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千企帮千村”工作,市委、市政府调整完善了市“千企帮千村”工作领导小组,充实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力量,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工信委、市扶贫办结合职能分工,抽调精干力量集中攻坚,完善了组织领导,建立了专题例会制度,召开了许昌市“千企帮千村”工作推进会,印发了《进一步深化“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千企帮千村”工作精准有序推进。各县(市、区)参照市级模式,均调整完善了组织机构,充实了工作力量,完善了工作方案。

2018年9月27日,我市召开了市直商会会长座谈会,发放了《“六改一增”爱心捐款倡议书》,与许昌市房地产商(协)会、许昌市建筑业协会、许昌市青年创业促进会、许昌市异地商会和部分重点企业代表座谈交流,广泛听取意见,鼓励动员商会组织和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参加精准扶贫捐款活动。会后,瑞贝卡集团、恒达集团、金石集团在原有捐款900万元、213万元、50万元的基础上,分别追加捐款150万元、40万元、20万元,其他商会组织和企业也积极参与。2018年,全市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慈善捐助和扶贫捐款,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

在我市2018年“10·17扶贫日”活动期间,市工商联组织动员帮扶企业进村入户,向爱心超市捐物,开展扶贫走访活动,解决贫困户生活中的困难。许昌市周口商会向襄城县、禹州市的500名困难学子捐赠价值10万元的“爱心包裹”;许昌市青年创业促进会赴禹州市鸠山镇楼院村,部分市直商会赴禹州市磨街乡户阳村,向当地爱心超市捐赠了生活用品。同时,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建安区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捐助活动,累计捐赠钱物471.4万元。

为了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加大“千企帮千村”工作宣传力度,市“千企帮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借助《许昌日报》、《许商》杂志等传统媒体和“千企帮千村”微信平台,宣传党的各项扶贫政策和我市帮扶企业的先进事迹,瑞贝卡集团、森源集团、许昌奥莱尼亚服装有限公司、鄢陵花艺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业的帮扶事迹受到了社会各届的一致好评,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声誉,营造了民营企业积极落实党的扶贫政策、造福社会的良好氛围。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称号,受到了全国工商联的表彰。

另据悉,市“千企帮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业力量,建立了市、县两级督导机制,每月对各县(市、区)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实地察看结对帮扶落实情况、“一户一策一方案”制订情况,掌握第一手工作开展情况,形成问题台账,专题协调解决,动态跟踪处理;坚持召开工作汇报推进会,对督导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形成解决方案提交领导小组研究,确需“特事特办”的个性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制订解决方案。

“新的一年,我们将围绕全市扶贫工作大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民营企业家的回信精神,突出民营企业在结对帮扶中的重要作用,改进工作方式,提振企业信心,创新帮扶途径,探索从捐赠式扶贫到合作式扶贫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大“千企帮千村”工作宣传力度,引导更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帮扶措施,强化信息报送,加强与帮扶企业和贫困村的沟通对接,确保高质量完成‘千企帮千村’工作任务。”市“千企帮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