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新闻

康传珍:带领农村姐妹过上好日子

本报记者 刘晓敏

“这都是我们公司员工的绣品,花鸟虫鱼,什么都有,可以做扇面、提包、抱枕、沙发罩、被罩等,也可以装裱后挂在室内欣赏。”3月9日,在禹州市传珍顺绣刺绣有限公司展厅内,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康传珍向记者介绍道。该公司的员工大多是周边农村的留守妇女,她们靠刺绣有了稳定的收入,过上了既能挣钱又能顾家的好日子。

禹州市传珍顺绣刺绣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戏服、工艺绣品、家常日用绣品等。作为省级“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近年来,该公司紧紧围绕我市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带动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周边农村妇女参加刺绣培训,帮助广大农村妇女实现了就业。

现年51岁的康传珍是禹州市顺店镇顺南村人,现任禹州市顺绣刺绣有限公司总经理。

康传珍儿时家境贫寒,为补贴家用,她6岁就开始帮母亲绣活儿。见她刺绣颇有灵气,外婆非常看重她,就给她起名叫“康传珍”,意为希望她能把刺绣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其实我小时候并不喜欢刺绣,而是喜欢读书。但是因为家里穷,我不得不跟着母亲和外婆学刺绣。也正因此,现在当我看到一些农村妇女仍然生活贫困时,就非常想帮助她们。”康传珍告诉记者。

该公司周边的几个村里有不少留守妇女,她们大多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无法外出打工,家里只能靠丈夫一人挣钱维持。为了让这些留守妇女既能顾家,又能有活儿干、有钱挣,在顺店镇妇联的号召下,康传珍经常组织农村留守妇女来公司学习刺绣技术。有的妇女因特殊情况不能前来参加培训,康传珍就会上门辅导,直到教会为止。

去年11月,在入户走访、组织妇女参加培训的过程中,顺南村贫困妇女王向红给康传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向红家庭贫困,上有年迈多病的婆婆,下有学业未成的儿女,丈夫又因病卧床。为照顾家人,王向红根本没时间参加培训,更无法外出打工。

了解王向红的情况后,康传珍就多次到她家里看望,并送给她一套刺绣工具,鼓励她学习刺绣。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康传珍一有空就跑到王向红的家里,耐心教她刺绣。把她教会后,康传珍又把绣品的原材料送到王向红的家,让她在家里绣活儿。“如今,王向红绣的绣品针脚平整,技术越来越好了,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有了这项收入后,她整个人也开朗起来了。”康传珍告诉记者。

除王向红外,还有康彩丽、蔡改峰两位建档立卡的贫困妇女,也在康传珍的教导下,学会了刺绣,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慢慢地走上了脱贫路。目前,该公司共带动农村妇女就业56人,其中贫困妇女3人。

“作为省级‘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的相关负责人,帮助当地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今后,我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鼓励更多的贫困妇女学习刺绣,帮助她们依靠勤劳双手,过上好日子。”康传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