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这让我们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日前,记者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尚集镇河南省春生种苗有限公司采访时,该公司董事长尚春生激动地说。
提起尚春生,许多人都熟悉,他种植的红薯单株重量最高达111.25公斤,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两株分别重达90公斤和86公斤的红薯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永久收藏;他培育的“菊花宴”无公害蔬菜,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解决了农药残留问题,如今已走进首都北京,摆上了招待外宾的餐桌;他新近培育的耐寒韭菜每亩一茬可收获鲜韭菜3000公斤,品质优于一般韭菜。尚春生先后获得河南省第九届科技发明银奖和国家科委“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优秀项目奖,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科技带头人。
“我要当一位农民科学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作出积极贡献。”这位年逾花甲从事农业实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达30个春秋的农民,谈起自己的打算时踌躇满志,“我一直以来有一个梦想,就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更多农民依靠科技富起来。”
尚春生高考落榜后,萌生了一个念头:潜心钻研农业科技,在广袤田野里有一番作为。为此,他参加电大学习农业科技。1987年至1993年期间,他自费考察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实验场、农场,拜访了几十位农科院和农科所的专家、学者,记下了上百万字红薯栽培方面的技术资料。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尚春生常常是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几年里跑遍了大江南北,行程数万里。在研发过程中,他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最终培育出“高淀粉868”和“双季短蔓红心王”系列品种红薯,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攻关成果优秀项目奖。
在我市,很多农民在老尚的帮助下土里淘金,增收致富。为了让更多的农民朋友走上小康之路, 尚春生注册成立了河南省春生种苗有限公司,该公司已实现育种、试验、示范、推广的一体化,每年可提供瓜果、蔬菜等十几种优质种苗,并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据了解,该公司一直密切关注世界尖端育种技术,致力于农业低成本管理,帮助农民实现农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我公司在海口市流转了近300亩土地,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老尚说,“近年来,我们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有关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派出中国农民前往从事农田管理,职业农民跨出国门赚了大钱。”
采访中,老尚的电话响个不停。他培育的无公害农产品,在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上受到青睐,广东、云南、河北等省市有关方面不断来电话,与其商谈合作意向。
春无遗勤,秋有厚冀。尽管头发斑白,但在尚春生眼里,努力奔跑、奋力追梦,为理想奔波,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