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许昌智造

政府购买服务 满足企业需求

——建安区着力促进产业企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王培钦 通讯员 王然

自市“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为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建安区主动创新,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有效解决了公共服务产品短缺问题,有力促进了该区产业企业转型发展。

以育优势、转方式为抓手,搭建电子商务发展平台。建安区投入300万元,与河南维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许昌市首家“跨境电商服务联盟”,引入“阿里巴巴许昌仓”,开展跨境B2C数据还原服务,组建“许昌跨境电商综合产业园”;引入中通云仓项目,开展仓配一体化服务;引入菜鸟物流,开展电商扶贫“最后一公里”末端派送服务。通过引入专业团队、搭建服务平台,建安区有效解决了档发产业链条的各类问题,培育了电商物流人才。

以创业创新为抓手,搭建院企创新驱动发展平台。该区投入300万元,与许昌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满足建安区企业在电子商务、企业管理与人才培养、研发平台组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需求。许昌学院为豫辰药业公司组建了专门的实验室,解决了该公司在研发、生产、经营等中的技术难题;红东方化工公司、恒生制药公司、瑞贝卡公司、金福源发制品公司等成为许昌学院相关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解决了企业在技术攻关、商务运营等方面的人才紧缺问题。

以补短板、建机制为抓手,搭建政企安全环保专业监测平台。建安区投入100万元,与专业环评公司、安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对于园区规划、环评和安评进行修编,形成区域性评估评价报告,供园区企业、项目使用,大大减少了企业的办事环节和时间,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这些专业公司组织专家定期到园区企业调研巡查,防止了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

以解难题、化风险为抓手,搭建企业重整重组平台。自“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建安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勇于担当,大胆作为,通过引进专业团队对企业“把脉问诊”,对订单充足、市场前景好、有发展前途,但由于受银行抽贷、压贷及担保链影响而出现资金断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经营困难的企业,经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同意,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受理破产重整。截至目前,8家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已经逐步恢复了生机。

此外,建安区还持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通过搭建平台,企业向金融机构介绍企业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和资金需求等情况;各金融机构介绍相关金融服务产品、申请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