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

建行蓝E卫士时刻守护在您身边

本报记者 赵晗旭 通讯员 杜红升 牛玉洁

近年来,网络金融诈骗案件多发,银行卡里的资金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全力保护客户资金安全一直是建行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建行许昌分行个人金融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建行的安全守护“代言人”——蓝E卫士。

“火眼金睛”

自动识别钓鱼网站

“我行的蓝E卫士有‘火眼金睛’,可以24小时监控和识别钓鱼网站。”建行许昌分行个人金融部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建行就组建了专门的反钓鱼队伍,建立了24小时不间断钓鱼网站主动搜索排查机制,不断分析钓鱼网页规律,做到查防结合,积极应对伪装多样化、域名种类复杂化的新形势。

2015年,为塑造专业专注的服务形象,建行专门打造了反欺诈卫士卡通形象蓝E卫士,并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互联网渠道以蓝E卫士为主题对信息泄露、伪基站等典型、高发的风险进行了多轮次宣传教育。

2016年,蓝E卫士“功力”大增,建行自主创新开发的“反钓鱼监测系统和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通过提升钓鱼网站监测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对高危、重点钓鱼网站的侦测频率。此外,建行与中国互联网应急管理中心、公安机关、腾讯、360安全中心等外部机构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拓宽钓鱼网站识别渠道,鼓励行内外人士积极举报钓鱼网站,并及时报送相关部门进行关停,大幅缩短了钓鱼网站的存活时间,努力为客户营造安全的网络支付环境。

“武艺高强”

实时阻断高风险交易

建行蓝E卫士有“十八般武艺”,能“降妖除怪”,实时阻断高风险交易。

据介绍,建行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网络金融反欺诈平台,依托全行统一、跨渠道的网络金融反欺诈系统,实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上支付等电子渠道交易的7×24小时全面风险监控,对高风险交易实时阻断后进行人工分析、外呼核实、加黑名单等处理。

一方面,蓝E卫士通过研究典型欺诈案例特征,结合客户历史交易行为习惯,采取相应的监控策略并动态调整;另一方面,蓝E卫士通过位置服务、终端识别等新技术,持续提高监控策略的有效性,将高命中率的监控模型应用于智能化自动防控。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依托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风险引擎,实时快速分析网络金融渠道客户交易行为细节,建立电子化、流程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对海量数据进行比对、甄选,主动识别异常行为,采集异常行为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判断,挖掘诈骗团伙的作案特征和规律,根据风险形势变化,实时动态调整智能化监控策略,扩大风险控制覆盖范围和拦截半径,实现精准识别高风险网络金融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