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积极推行“5810”工作法,把党的建设贯穿治校办学各方面,用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精准谋划,先行先试,深入实施集团化办学,成立魏都区“八大教育集团”;大力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攻坚计划,以学校建设为基础夯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今年秋季,全区8所新建中小学投入使用,新增264个教学班、12120个学位……
近年来,魏都区坚持党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群众期待,推重点、攻难点、消痛点、化热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强化教育改革创新,努力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攻坚计划,以高标准的学校建设和集团化办学改革为抓手,快速放大优质教育资源,重点解决好群众关切的上好学、上名校的问题,全力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的社会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以基层党建为引领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党建引领促发展。魏都区把党的建设贯穿治校办学各方面,把党的领导融入学校治理、思想建设融入师生教育、组织建设融入教育教学、队伍建设融入师德师风,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骨干引领、文化引领作用,探索学校党建与教育事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市古槐街小学,该校党支部积极研究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找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契合点,以“抓思想、建队伍、促规范、提内涵”为目标,以“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为中心,积极探索“党建+教学”“党建+育人”的方法,有效引领学校师德建设、师能提升、教学改革、师生成长、名校创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迅速发展。2018年12月,该校获“许昌市精品学校”“河南省首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强化党建宣讲,唱响教育主旋律。该区通过开展“教师党员进党校”、党员轮流讲党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
擦亮政治底色,抓牢党组织自身建设。该区积极推行“5810”工作法。将每月的5号、8号、10号固定为党委会议、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议等召开时间,进一步强化支部书记的主业主责意识,提升做好党建工作的能力水平,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强化政治导向,筑牢学校思想教育主阵地。该区实行基层党建“每月一例会、双月一观摩、季度一考评、半年一调研、年度一述职”的“五个一”制度,积极构建学校党建特色品牌,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以省级“党建示范校”创建为契机,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基层党建阵地建设提档升级。
倡树模范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该区通过开展党员亮身份、设立党员先锋岗等形式,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党员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改革发展、服务社会的水平,以一批好党员带动一群好老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师德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3月9日,11名9到12岁的来自市健康路小学的小志愿者来到许昌市少儿图书馆,为小读者带来11个精彩的曹魏小故事,以此庆祝第100期“糖豆妈妈讲故事,传统文化公益行”的圆满举行。该活动项目是市健康路小学党支部承办的魏都区委组织部教育专家人才公益服务项目。自2017年开讲以来,近百位优秀志愿者在每周六来到少儿图书馆,为小读者们讲述传统文化小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魏都区专家人才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张靓丽名片,获评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铜奖、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金奖。
以学校建设为基础 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根据“北联西进”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对辖区中小学布局进行优化,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计划。2017年以来,魏都区政府投资13.8亿元,高标准新建8所中小学。今年秋季,这8所新建中小学项目将全部投用,届时将增加学位1.212万;23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已全部竣工投用,新增学位7860个,“大班额”正在逐步消除,优质教育资源逐年增加。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该区所有学校均按标准化学校建设,除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功能外,充分考虑今后教育的发展,按照国家优质教育均衡的指导意见增设多种功能室、图书馆、体育馆、地下车库,为学校进一步发展预留空间学校办学上实现高起点。
在学校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该区实行“名校+新校区”的模式,由名校建设管理,确保新校建在哪里,名校就向哪里延伸,全面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学校管理上实现高水平。该区在新校区建设的同时启动新校区管理人才选聘工作,在名校中推选优秀教师提前培训,跟岗学习,为新校区投用储备高水平管理人才。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学校教育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核心,近年来,魏都区以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为载体狠抓教育管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分类指导综合施策,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打造有效课堂,激发办学活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办好魏都人民满意的教育。
该区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以人民满意学校、精品学创建为抓手,着力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和名师培养工程,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需要、业务素质高的学校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继续巩固全国名校高端培训成果,采用到全国名校跟岗培训、引进全国名师工作室、与北京名校建立友好学校对子等形式培养名师培养名校长。
该区强化目标考核,初步建立了小学以年度教育质量年级抽测为主,初中以中招成绩考评为主的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以成立后的教育集团和未纳入集团管理的学校个体为单位,与校长签订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实施目标管理,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集团化办学管理,以“强校+弱校”“名校+新校区”的形式放大名校的辐射带头作用,以学校集团化均衡发展逐步实现我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覆盖。
两校师资培训一体化,教育教学全面托管,校园文化一个基调,但又各具特色。一系列创新性的举措,让两校的各方面工作融为了一体……为了破解学校大班额、学生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的这些难题,也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许昌名校——市八一路小学开展了名校帮扶工作,与市郊俎庄小学深度融合、全面帮扶。
在深度融合中,两校在学校管理、师资建设、教育教学、硬件设施、校园文化建设、两校教师的互换交流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校本部和俎庄校区的师资配备一样,教学、德育活动一样。”市八一路小学校长刘夏说。在全面融合中,该校通过拜师活动、结对帮扶,迅速提升了市郊俎庄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并定期开展教育理论方面的讲座,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快速成长。
一年多来,市郊俎庄小学的校园环境,上学、放学的学生通道都得到很大改善。如今该校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师资的帮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家长对学校环境、学校师资的满意度大大提升。“现在,市郊俎庄小学校园地面干净整洁,教学楼焕然一新,每天上学、放学时,学校门口都有值岗学生和老师维持秩序。看着这些变化,孩子很高兴,我们家长们也很放心。”市郊俎庄小学的一名学生家长说。
以体制改革为动力 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魏都区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学校管理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建立健全学校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校务公开、家长委员会、师生满意度测评等学校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打造优质品牌学校。
——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按照统一教育教学、统一教研科研、统一人员使用、统一资源调配的原则,深入推进集团化模式办学,实行目标管理,健全集团化办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测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最大化,不断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是推行校(园)长任期制管理。全面推行校(园)长目标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长在任期内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增强校(园)长的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发挥校(园)长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校(园)长专业素质提高和学校内涵发展。
——探索实施教师“区管校聘”改革。以全市改革精神为指导,启动探索实施教师“区管校聘”改革,在编制、人社部门控制编制和岗位总量前提下,强化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职务评聘、调配交流等方面的统筹管理,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促进区域内教师均衡配置,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
——完善教师激励机制。设立中小学教师优绩优酬奖励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教师群体中25%超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人员,体现“按劳分配、优绩优酬”,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是一个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群众的切实期盼和需要。在强力推进《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计划》中,在深入进行教育机制体制改革中,魏都区将不断扩充、优化教育资源,加强教育质量管理,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赋予新职责,新职责驱动新奋斗。新的一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好教育大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攻坚克难、改革创新,不断开创魏都教育跨越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魏都教育篇章而努力奋进!”魏都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贾治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