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红卫) 4月2日至3日,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召开,人社部副部长汤涛、副省长霍金花讲话,人社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司长孙建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司长鲁士海、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李金生,省政府副秘书长尹洪斌,省人社厅厅长刘世伟,市长史根治等出席座谈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分析形势任务,交流经验做法,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
霍金花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我省坚持把人才强省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在人才引进、培养、创业、激励、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借鉴兄弟省份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培育引进一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为加快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汤涛在讲话中对河南省重视人才的有效做法和许昌市大力实施的“英才计划”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要准确把握专业技术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把方向、谋思路、定政策、促改革,聚焦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为党和国家培养集聚更多优秀人才。要深刻把握创新驱动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在培养集聚创新人才上下功夫,在改革人才体制机制上攻坚克难,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上集中发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基层一线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以提升能力素质、待遇保障和拓展发展空间为重点,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加大职称等政策倾斜力度,稳定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广泛动员组织各类专家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引导支持各类人才向贫困地区流动,充分发挥各类专家人才的智力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助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河南省等9家单位围绕专业技术人才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