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庆安 通讯员 王潇潇
一台渣土车缓慢驶入冲洗平台,智能化感应装置接收到信号后,平台两侧和下方开始自动喷水清洗车辆。这是4月7日记者在市区青梅路一住宅小区建筑工地看到的一幕。
“这是专门清洗渣土车、商砼车等大型车辆的洗轮机,水压很大,几秒钟就可以将车轮和底盘清洗得干干净净。”该建筑工地项目部负责人说:“购置这台设备花了4万多元,又配套建设了清水池、沉淀池和过滤池。用清水洗车,再用过滤水洒水抑尘,做到了循环用水、节约资源。”
像这样的建筑工地在我市还有很多。市数字化城管中心主任王磊介绍,春季是建筑工地开工的高峰期,我市在全市建成区范围内,深入开展春季建筑工地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活动,以巩固全市建筑扬尘污染治理成果,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我市重点整治建筑工地围挡设置不合格、车辆冲洗设施缺失、物料乱堆乱放、建筑垃圾建筑材料露天放置等降尘措施不力的问题,列入采集重点,发现问题及时立案处理,问题严重的,立即召集责任单位现场办公、现场整改。同时,我市充分利用遍布城区的215名信息采集员、重点部位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移动视频采集车、12319热线群众投诉等多种渠道,发挥数字城管全覆盖优势,对全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建筑工地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存盲区、不留缝隙。
王磊介绍,他们要求各责任单位在限定时间内全面完成扬尘污染整治工作,并建立专项台账,跟踪督导督查。对超期未处置案件,将采取现场督办、媒体曝光等措施,确保案件高质量完成处理。
同时,我市还出台了《许昌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建筑工地施工工序作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对不同预警下不可进行和可进行的施工工序进行了明确。《标准》还明确,相关工序施工前应满足河南省住建厅发布的《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标准》和施工现场“六个100%”要求,在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据了解,我市定期对中心城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自查情况进行核查,评选出最好工地和最差工地。最差工地要在属地监管部门的监管下停工整改,整改完成后方能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