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抢抓5G产业发展机遇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首席经济师宋海涛

本报记者 杨伟峰

4月11日,我市举行5G项目发布及产业对接活动,行业专家齐聚许昌,共商5G大计,憧憬智慧生活。5G和物联网发展面临哪些机遇?许昌发展5G和物联网产业有哪些基础和优势?如何推动5G、物联网与健康医疗养生、智能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活动主持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首席经济师宋海涛。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组在2015年定义了未来5G的三大类应用场景,分别是增强型移动互联网业务、海量连接的物联网业务、超高可靠性与超低时延业务。这三大类应用场景,意味着更高带宽、更低时延、更海量的接入能力。”宋海涛介绍,“三大类应用场景中,最重要的就是物联网业务,未来十年,物联网领域的服务对象将扩展至各行业用户。可以说,物联网为5G提供了一个大展拳脚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5G可以通过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能家居、车联网、智慧城市等众多物联网应用,发挥强大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发展,把发展5G产业作为建设制造业强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效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此,宋海涛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先进制造业强市,许昌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适合开展5G泛在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创新研究。特别是许昌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致力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推进转型升级,必须抢抓机遇,把握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增强融合创新能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当前,我市正在打造“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并将5G产业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9个新兴产业之一,出台了《许昌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5G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目前,许昌已初步形成了产业汇聚趋势,具备发展5G产业的先发优势。”宋海涛说,许昌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打造的5G泛在小镇,是我国首个5G泛在小镇项目。作为5G泛在小镇的科研、技术核心,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邮)许昌基地研发的多项 5G 网络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领先的,搭建了 5G 创新网络环境,打造了5G 综合示范应用,成为彰显许昌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典型。“我了解到,许昌还建设了智慧信息产业园,在禹州市打造了颍云物联网小镇,建设了中国电科国家级物联网基础设施中原节点,并于去年成功召开了中国·许昌首届5G泛在峰会,展示了5G技术研发应用的新成果,为众多企业搭建了创新发展的新平台。”宋海涛对许昌5G产业的发展情况了然于胸。

就推动许昌5G、物联网与健康医疗养生、智能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宋海涛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目前,5G与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标准仍属空白,建议许昌依托在5G和物联网领域的基础和优势,以垂直领域标准为引领,构建5G全产业链生态。”宋海涛说,在智慧健康医疗养生行业中,远程智能监护、远程急救、数字化病房等,都需要不同的5G网络组网,并嵌入不同终端的通信模块和本地化网络切片。在智能制造领域,工业穿戴、远程维护及操控等,需要定义统一的工业设备通信协议,有效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与管理水平。

“要深入了解健康医疗养生、智能制造行业的痛点,实现技术诀窍的知识化、软件化、平台化,并深度嵌入5G网络切片中,形成垂直领域的原创性行业标准。”宋海涛说,“在车联网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中的传感器、车载操作系统等,都要与5G通信技术兼容。许昌可积极参与国家工信部、国家标准委等联合研究制定面向车联网产业应用的关键技术标准,加速建立车联网产业体系,促进自动驾驶发展。”

随着5G技术的发展,一个万物互联、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的智慧新时代即将到来。“希望许昌抢抓5G产业发展机遇,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释放信息消费的巨大市场空间,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宋海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