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剑德 李新
人物名片
张鲜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现供职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诗刊》《十月》《大家》《星星》等各类期刊发表大量文学作品,出版诗集《梦中庄园》《诗说中原》,报告文学集《排场人生》,散文集《寐语》。曾获天津市第十八届全国孙犁散文奖一等奖、中原诗歌突出贡献奖,河南省优秀文艺成果奖。他的诗歌作品以原创性和先锋性著称。
古之许都,今之许昌/明珠辉映,天地中央/绿茵匝地,碧水荡漾/钧瓷耀眼,钻石闪光/城郭峨峨,楼宇昂昂/车行如鲫,厂房鳞状/中原重镇,天下粮仓/今我来兮,四野徜徉/幸甚至哉,歌我许昌!
——摘自诗剧《许昌行》
在4月10日举行的许昌第十三届三国文化旅游周开幕式上,著名诗人张鲜明创作的诗剧《许昌行》以其饱满的激情、浓郁的诗意、新闻般极富说服力的意象,深深地震撼了全场观众,赢得了阵阵喝彩。记者由此联想到,张鲜明从2016年到2018年连续三年为许昌新年茶话会所创作的长诗《许昌时光》《许昌叙事》《许昌畅想》。这三首长诗,构成了“许昌史诗”三部曲《许昌组歌》。这些诗歌作品,作为诗人献给许昌人民的颂歌,在许昌大地广为传诵,激荡着无数人的心灵。
4月13日下午,记者在鄢陵生态新城艺文中心采访了应邀前来参加演讲活动的张鲜明。眼前的张鲜明双目炯炯、格外有神,待人如老友般的亲切和热情使得采访顺畅无束。言谈之中,诗人对许昌大地和许昌人民的深情更是溢于言表。
一
我是曹操,人们叫我曹丞相/此刻,我从1800年的长梦中醒来/我的魂儿/从曹丞相府巍峨的雕像上/一跃而起/飞越轮回,穿过时光/把我的许都 深深地,深深地凝望
——摘自诗剧《许昌行》
“应该说,是许昌这片神奇的土地和勤劳智慧的许昌人民,给了我无尽的创作灵感。”张鲜明在谈及创作《许昌组歌》《许昌行》的感受时说。
从2000年到2004年,张鲜明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许昌记者站任站长,许昌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许昌工作期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张鲜明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许昌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所焕发出来的巨大创造力;作为文化人,他深深地感受到这片土地文化的悠久、灿烂与厚重。离开许昌之后,张鲜明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许昌,目睹着这座城市飞速的发展和巨大变化。
张鲜明说:“许昌,的确是一片不断地创造着奇迹的土地:以全省第十三位的面积和全省第十二位的人口,创造了生产总值全省第三的业绩;城市宜居度、幸福感、获得感和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均居全省第一;由一座严重缺水的城市,短短几年变成了一座美丽的水城……这些成就的取得,真是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让我在内心深处不断地发出惊叹。所以,当我接到写作任务的时候,就很自然地产生了创作冲动,就像我当年写新闻稿那样,一挥而就。”
正像诗剧《许昌行》中所写的那样,诗人穿越时空化身“曹丞相”,凝望着这片眷恋许久的土地,用真情诉说了许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对许昌深深的依恋。
二
这一刻,我是一只蜜蜂……/这一刻,我是一只鸟……/这一刻,我融进冉冉升起的太阳……/啊,梦乡,梦乡/遍地花朵一样盛开的脸庞/让我懂得/千年之后的许都/依然是被梦想笼罩的地方/古韵新城/文明许昌/每一把泥土都生长着梦想/每一颗庄稼都高举着希望/慨当以慷,慨当以慷/我的英姿勃发的许昌/就像踏上风火轮的哪吒那样/背负着千千万万个梦想/一路呼啸着 奔跑在/创新发展的高地之上
——摘自诗剧《许昌行》
在读了《许昌行》和张鲜明写许昌的诗歌后,诗中那些来自生活的缤纷意象,带着露珠、冒着热气、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让人感到就像是新闻作品一样,是靠事实说话,而不是空洞地赞美,特别具有说服力。
作为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是一位极具先锋意识的诗人和作家,他的超现实主义诗歌影响巨大,同时他又是中国新闻诗的重要诗人之一,是河南新闻诗的代表人物,他的新闻诗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
在谈到怎样处理新闻与诗歌的关系时,张鲜明观点鲜明、一语中的:“作为一名新闻人,我信奉‘新新闻主义’,也就是用文学的手法写新闻。新闻诗是我新闻写作的一种探索,我是把新闻诗当作新闻来写的。”
他以许昌为例娓娓道来,许昌,如花似锦的大地,就像是伟大的母亲,生生不息,魅力无穷。当你徜徉在上百万亩的苗木基地上,就恍若行走在无边的花海,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是写在大地上的诗篇。再看许昌这座城市,本来是一座严重缺水的城市,摇身一变,竟然成了一座水城,那些湖泊、河流、湿地,简直就是荡漾在大地上的诗歌。这里的人民,更是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他们创造了那么多的中国第一、河南第一,看着遍地的工厂、漂亮的城镇,你就会在心里说:许昌人民是真正的诗人,他们能把生产和生活创造成诗。所以,在写《许昌行》的时候就觉得,诗人曹操的精魂千年以来一直都在,从未远离,已经转化为这里的一草一木和万物的模样。
张鲜明深情地说:“在许昌,诗歌是不需要去‘创作’的,只需要用心灵的手掌去捡拾那遍地的诗意就可以了,就像弯腰从地上捡起满地的花瓣那样。所以,我经常说,我只是诗歌的记录者。”
一谈及许昌,张鲜明话语间激情四射,似乎还有诸多诗句已在他的心里默以成章,只待喷薄而出。此刻诗人更是一位谆谆相教的师长,把所思、所想和盘托出,与大家共同分享。
三
来吧,子桓/来吧,子建/来吧,我的建安七子们/快快回到许都,相聚在春天的广场/再邀来天下一万名诗人/与我们一起歌唱——/铁路直直,公路长长/河湖湛湛,长天茫茫/东接林海,西连山岗/南有田畴,北达空港/看我许都,春风浩荡/人民勤劳,世风纯良/敢为人先,百业兴旺/开放包容,万千气象/善哉斯民,许君以昌/壮哉吾乡,万世永康!
——摘自诗剧《许昌行》
离三国文化旅游周开幕式上首次吟诵《许昌行》已过去时日,但回响犹在。一些网友纷纷表示,吟诵《许昌行》有着吟诵曹操《短歌行》时的感情抒发,让人酣畅淋漓。由此可见,张鲜明对曹魏文化也有着深刻的理解。
就如何进一步宣传好、传承好曹魏文化,举办好三国文化旅游周活动,让许昌的文化真正“活”起来,张鲜明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独到见解。
他认为,三国文化旅游周活动不仅年年都有新的创意,“曹魏风 三国情 许昌行”这个基调定位也很准,它打通古与今,找到了曹魏文化与新时代精神相通的东西,也就是那种积极进取、勇于担当、敢为天下先的许昌精神,把握到这一点,也就把握到了三国文化与新时代精神的对接点,三国文化旅游周活动因此就有了魂。他在创作《许昌行》的时候,就一直在品味这三句话,把它作为写作的主题和主线。他说,三国文化旅游周活动应该长期遵循“曹魏风 三国情 许昌行”这个基调,使曹魏文化所代表的奋发向上、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文化精神在许都大地得以更好地传承。
在张鲜明看来,三国文化旅游周集中展示了许昌的文化、发展和成就,但他更希望,作为曹魏故都,许昌不仅要有三国文化旅游周,还要让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文化”起来,让每一个景区和景点都设计得可看、可感、可参与,让每座城市、每个乡村都飘荡曹魏风,都洋溢三国情,吸引人到这里行走、熏陶和享受,让人流连忘返。
最后,张鲜明满含诗意地说:“你看,这碧水蓝天的许都大地,本来就是一个荡漾着诗情画意的广袤无际的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