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不断提升我市企业家队伍素养,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4月10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举办了许昌市第三期莲城企业家大讲堂。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围绕2019年全国两会后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现场授课,带来满满的“干货”,为莲城企业家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为他们谋划企业战略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瞻性思考。
魏杰,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曾获经济学界最高奖——孙治方经济科学奖,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魏杰曾担任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局研究所所长。他的学术思想一直领先我国经济改革实践,被称为“先思一步的经济学家”。
在此次讲堂上,魏杰从就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复杂的经济政策,指明了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稳就业,要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今年重点工作任务中,首次使用“就业优先”的表述,同时还强调,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
魏杰表示稳就业的办法很多,但重点要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对稳就业有很明显的作用。他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一个办法就是减税费。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制造业等行业原有16%增值税税率降为13%,将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等行业现行10%税率降为9%;保持6%一档税率不变,但是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一些税收抵扣的配套措施,进行侧面减税。
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二个做法是增加政府投资。增加政府投资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稳定就业。政府投资主要是公共产品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民生投入、技术创新投入等。
此外,消费市场直接影响就业,要尽快启动消费市场。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启动消费市场作了非常详细的论述,把消费市场分了6个档次。魏杰认为,只有消费市场扩大,才能带来就业,才能稳就业。
稳金融,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金融必须稳定,因为金融是整个经济的重要支撑。”魏杰表示,稳金融要控制好货币政策,控制好去杠杆政策,稳外汇、稳股市、稳房地产,来保证在未来调整期中金融不出现大起大落的问题。
稳金融的目标一方面要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保证对经济增长的支持。魏杰表示,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证流动性充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必须顺畅。
在魏杰看来,稳金融首先要调整去杠杆政策。他解释说,杠杆就是负债,杠杆率就是负债率,是企业、个人、政府的整体负债,也称宏观负债率,简称杠杆率。今年我国去杠杆政策有两个明显的调整,一个是控制好力度,一个是提出结构性去杠杆。这样一来,会大幅缓解国内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我们都知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提出了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的供给侧就3件事: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机制。今年,我们将在货币传到传导机制上下功夫,要调整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机制,保证流动性充足,要保证传导机制非常顺畅。传导机制顺畅之后,凡是市场很好的企业,不必过于担心资金问题。因为今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做重大调整,确保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
魏杰表示,外汇能稳住,金融就能稳住;稳资本市场,就是稳股市;而要防止资产泡沫对金融的影响,就要想办法稳房地产。
促开放,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开放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明显提升。不论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还是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都需要中国坚定开放的步伐,而且是制度层面的全方位开放。
魏杰表示,中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单体市场,要向世界开放市场。
开放物质产品市场。降低关税,上海成立永久性的进口贸易博览会。开放服务业市场,金融、教育、医疗全方位开放。近日,我国批准12家海外公司在中国成立绝对控股的金融公司。去年,我国成立了国家移民局,中外出入境人员办理业务更加便利,中国公民人均通关查验时间减少至45秒,口岸通关排长队成为历史。“我估计海外医生在中国行医,海外教师在中国任教都不是遥远的未来,会是很快的事了。我们放开了服务业。”魏杰说。开放投资市场,目前,海外在中国投资的负面清单已经从60项减少到4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