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新闻

草莓价格为何持续走低

本报记者 朱庆安

随着天气转暖,红红的草莓陆续大量上市,许昌街头的水果店里随处可见诱人的草莓摆在显眼的位置。

“新鲜的草莓便宜了,大的8块钱一斤,小的5块!”近日,在市区万丰路,一水果商贩的吆喝声吸引了路人的注意,摊上的草莓非常诱人。

记者从市区某果品市场了解到,前段时间,市场上个头儿大、品相好的草莓每公斤三四十元,令不少爱吃草莓的市民望而却步。不过,随着草莓的大量上市,草莓迎来“平民价”。

在市区文化路,一家鲜果行的老板说,目前,他们店里的草莓都是从东城区果品市场批发的,价格随行就市。由于草莓保质期短,所以进的量不多,主要用来配摊。不过,他坦承,今年草莓批发价与往年同期相比每公斤便宜了一二元钱。

在市区解放路一家超市内,草莓价格标为每500克7.9元,保质期为一天。这些草莓由工作人员称好后装进食品盒内,再用保鲜膜密封好,这样能够防止破损。正在挑选草莓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家里孩子喜欢吃,所以她经常购买。

为何草莓的价格会出现冰火两重天? 在市区某果品市场长期经营的水果商张军告诉记者,对于水果来说,一旦集中上市,其价格就会不可抑制地大幅下降。以我市草莓为例,今年年初,每公斤草莓最贵时达到60元,现在卖到10元,降幅之大令人咋舌。

当前,我市草莓市场一部分靠外运,一部分靠自给。近几年,市郊草莓种植户越来越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加上草莓产量高、肉质细腻、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不过,反季节草莓主要有普通和奶油两个品种,前者的价格比后者便宜很多,因为后者的甜度更高,更受老人和孩子喜爱。

就拿普通草莓而言,由于产量比较高,水分少、质地硬,容易运输保存,所以价格最便宜,批发价一般只要每公斤7元,销售价格为10元左右。而奶油草莓因肉质比较细腻,口感较好,不易运输,所以价格较高。

在建安区五女店镇周店村一草莓采摘园内,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鲜红的草莓隐藏在一垄垄绿叶下,三五成群的市民拎着塑料袋,穿梭在采摘园里。

正在地里忙碌的草莓采摘园主人师春友笑呵呵地告诉记者,2012年5月他承包了100亩地,投资120万元搭建了30座草莓棚,品种有红颜、丰香、美国2号、玫瑰等,“春节以来,我们一家人都没有休息,因为来采摘的顾客多了,有时候一天能接待200多人,收入相当可观,而且我们种植的是无公害草莓,市民吃着口感好,就会经常来,现在来采摘的人越来越多,很少运出去卖了。”

“现在不少城市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草莓长在哪里,这次让孩子来采摘草莓,就是让她看看平时吃的草莓是怎么种出来的,让她在采摘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不过,他们一家三口来这里摘草莓,感觉价格还是贵了些。

师春友道出了原因,他们家大棚内的草莓之所以口感好,主要是不喷洒农药,不使用化肥,只使用高品质有机肥,这样下来成本高,产量却比人家低很多,加上人工管理费用逐年上涨,因此草莓价格自然就高。

他表示,随着未来一段时间草莓陆续大量上市,价格还有回落的空间。对于喜欢食用草莓的市民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