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培训授课形式十分新颖,在更新我们社区工作者工作理念的同时,也教给了我们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方法。今后,我们将以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充分调动辖区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共建和谐社区……”4月19日,在谈及参加魏都区2019年第一期社区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培训班的收获时,魏都区丁庄街道办事处天宝社区党支部书记祁晓燕深有感触地说。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实务能力,加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4月15日至19日,魏都区举办了2019年第一期社区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培训班。此次培训邀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伟东及其团队授课,魏都区48个城市社区的主要负责人及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等120余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授课形式新颖,注重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以及学员知识和经验的共享,设计了游戏交流、教授讲解、答疑释惑等环节,采用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
如何把居民的需求做成共享型公益项目,甚至是公益产业;如何进一步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培训老师所讲授的一系列社区治理理念和为民服务模式让学员们受益匪浅。参与式需求调查、团队创意活动、公益社团孵化……一系列的新名词不断冲击着学员们的“脑细胞”。
“简单地说,就是摒弃以往‘居委会下通知让居民干什么’的传统做法,变成‘想方设法让居民主动参与进来’。特别是老师讲的利用公益众筹项目,让社区‘独角戏’变成群众‘大合唱’,这一理念让我非常激动。其实,我们在前期的探索中已经尝到了甜头。我们社区针对辖区学校和辅导机构众多这一特点,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众筹项目,用这些众筹来的资金对辖区贫困儿童进行帮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魏都区文峰街道办事处文峰社区居委会主任于大红说,通过这一方法,不仅帮助了社区困难群体,也发展了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团,实现了共筹、共治、共享。“下一步,我会把在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公益性创意项目理念及时在社区落地,更好地服务居民。”于大红说。
在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社会治理创新办公室主任孙晶看来,从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奖励机制到统筹辖区单位和社会组织力量加入,再到引导居民创建爱心社会公益项目,这些举措让社区的公益服务机制不断健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他们将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指导南关街道办事处所辖各个社区深度挖掘辖区资源,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提高居民参与度,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培训接近尾声时,学员们学以致用,展示了本社区的公益性创意项目,陈伟东教授对社区工作者的创意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八一社区的“一路相伴”项目、文峰社区的“四点半课堂——向阳花行动”项目和三八社区的“爱心快剪暖人心”等项目分别捐赠5000元,用于开展居民公益积分兑换行动,以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魏都区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新模式,全区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出了参与主体丰富、善治氛围浓厚、现代功能彰显等特点,走出了一条社会治理的‘魏都模式’。”陈伟东教授称赞说。
“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社区干部作为创新社区治理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他们的所思所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创新治理的成效。下一步,魏都区将以成功获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创新服务方法,谋划公益项目,巩固提升‘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成果,为深化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创造经验、打造样板。我们也将适时举办社区公益项目创投大赛,给优秀项目以奖励,鼓励更多社区进行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魏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