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刚 通讯员 陈贯宇
夏季是食品消费旺季,也是食品安全事故多发季节。近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切实加大对夏季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及时消除夏季食品安全隐患,守护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市从5月份开始,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突出重点热点
强化监督检查
根据安排,此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针对我市夏季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突击性检查和针对性检查。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我市将依法从重从快查处并予以曝光,以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一是加大对重点环节的管控力度,重点检查餐饮服务单位许可资质、食材采购、储存管理、食品加工过程关键环节质量控制、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以及食品添加剂管理、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管理等,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执行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获得经营范围许可的,一律不得出售凉拌菜等。二是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管。按照有关要求,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等环节的安全监管力度,认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重点检查取缔无证无照或相关证照过期的经营单位,以及“三小”食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检力度,对抽检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全市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对食用农产品源头的管控,重点对生产基地、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进行排查,认真开展生产基地农产品的例行监测工作,严格落实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严查私屠滥宰,严禁未经检验检疫或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品流入市场;严格核查肉品“两证两章”(动物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合格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加强对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的监管。全市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督察校长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严格落实校长陪餐制度;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开展不购买、不食用来源不明食品、“五毛”食品倡议活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配合市场监管部门推广学校食堂“4D管理模式”。市卫健委要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及生活饮用水的监管,认真开展排查及抽检工作,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强化食源性疾病监测及上报工作。全市城管部门要认真开展食品摊贩治理和取缔工作,加大对校园周边的巡查力度,要建立街边饮食摊点管理的长效机制。全市公安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假售假和各类涉及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完善承诺制度
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要督促指导各食品生产经营户向社会公开承诺,引导企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严格经营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以实际行动对社会负责、对广大消费者负责,确立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同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保证安全食品。
注重宣传教育
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采取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要广泛开展培训教育,确保培训到位;对易出现问题的食品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民群众注意夏季饮食安全。另外,依托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协调配合
形成监管合力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联合执法和综合执法,确保信息畅通,强化舆情控制和处置,如有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立即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将危害降到最低,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准确上报动态情况,切实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瞒报。
落实工作责任
确保应急处置及时有效高效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坚持领导带班和昼夜值班制度,严肃值班纪律,确保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克服麻痹思想,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切实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果断采取控制措施,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落实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健全长效机制,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田德海说。
市政府食安办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夏季在选购食品时应注意包装上的有效日期、生产日期及储存条件等;外出就餐服务时应选择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且环境整洁、信誉度高的餐饮单位就餐。市民若发现饮食安全问题,可拨打食品药品监督举报电话12331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