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4月26日电(记者 李浩)“爷爷一生追求进步,追求真理,坚持革命。我们要不忘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烈士杜斌丞的孙子杜芳滨说,为了更好地传承爷爷的遗志,从1995年至今,他一直义务为杜斌丞扶助优秀贫困学生奖学金工作并筹措资金。
杜斌丞,1888年生于陕西省米脂县,1913年夏考入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学习,1917年毕业后回到陕北,在榆林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史地教员,1918年担任校长。办学期间,他传播新思想,提倡科学民主,改革教育制度,开创了陕北教育史上的一代新风,周恩来称他是一位“革命的教育家”。
1930年,杜斌丞回西安任杨虎城高级参议和省政府参议,后又任陕西省清乡局局长。他曾设法营救刘志丹、刘澜涛、张德生等共产党人,资助陕甘游击队枪弹、军服等物资,他在西安的住所,也成了共产党人的掩蔽部和避难所。
1933年,杜斌丞建议杨虎城联共反蒋抗日,并多方努力,达成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和红四方面军“互不侵犯,共同反蒋”的协议。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后,在杜斌丞联络下,杨虎城部与中央红军建立联系,达成互不侵犯协议。
西安事变后,杜斌丞接任改组后的陕西省政府秘书长,参与起草张学良与杨虎城的“八项主张”,并任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方联合办公厅西北军代表,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多方奔走。
1942年,杜斌丞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参与筹建并主持民盟西北总支部,提出“亲苏、友共、努力实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1945年2月,民盟西北总支部正式成立,杜斌丞任主任委员。同年10月,他被选为民盟中央常务委员。
1946年2月,杜斌丞以民盟中央常委名义公开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要求当局释放张学良、杨虎城,宣布自己誓为中国早日实现民主政治斗争到底。这番话引起蒋介石和国民党当局的忌恨。
1947年3月20日,胡宗南以贩卖烟土等莫须有的罪名,将杜斌丞等人逮捕。杜斌丞在狱中受尽各种折磨,视死如归。他在遗书中说:“彼独裁暴力,虽能夺我革命者之生命,绝不能阻挠人类历史之奔向光明,终必为民主潮流所消灭也。”10月7日,杜斌丞被枪杀于西安玉祥门外。毛泽东为其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