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魏东雅 通讯员 关晓芳)日前,襄城县工商联召开十一届三次执委会议,总结2018年的工作,并提出2019年要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打造工作品牌、开展有影响力的服务活动为重点,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大攻坚战,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会上,襄城县工商联党组书记马宪增作了工作报告。他指出,2018年,襄城县工商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高质量推动其他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该县工商联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两学一做”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使其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每月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使其扎实有效、有声有色;在非公有制企业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崇德修身活动,引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遵纪守法,崇德向善;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处置领导组和工作机制。
该县工商联加强信息调研工作,去年以来共编报了12期反映该县商会工作动态的信息,被该县县委采用3篇、县政府采用5篇;撰写调研文章4篇,为该县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服务好会员企业,该县工商联召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多次与郑州、深圳、武汉等地的商会联系,组织会员企业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目前已有2个总投资2亿元的招商项目落地。
为进一步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工作,该县工商联制订实施方案,成立了襄城县深化“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目前,该县已有61家企业对接了5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到位帮扶资金100万元。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该县工商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执委会、常委会工作的指导,加强工商联领导班子、会员队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基层商会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扎实做好“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工作。
为做好2019年工作,马宪增指出,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重要地位作用的论述,深刻领会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的鲜明态度。围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等六个方面措施,分解任务、狠抓落实,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持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信心。加强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培养,提升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综合素质;积极组织参与豫商课堂,选派优秀企业家参加省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培训班。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大力宣传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就和贡献,树立民营企业家的良好形象。积极参与和支持非公有制领域党建工作,履行好对所属商会党建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职责,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商会覆盖。
围绕支持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展有影响力的活动,打造工作品牌,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发挥商会组织作用,以商招商,突出实效;加强与商务部门合作,积极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各项“走出去”交流活动;加强与政法部门的沟通联系,探索建立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法律“三进”活动,扩大法律宣传的覆盖面,促进民营企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持续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三大攻坚战”。引导民营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定期研究分析民营企业风险状况,及时上报重要信息,支持帮助民营企业用好、用足化解风险的各项政策。持续深入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工作,突出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引导更多民营企业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助力精准脱贫。按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引导民营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持续改进调研和参政议政工作,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各类座谈会、协商会等,为优化营商环境献良策、建直言。按照全国工商联安排,加强民营企业调查系统数据库建设。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地落细,积极推动破除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屏障和壁垒,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创造充足的市场空间。
持续深化工商联组织改革创新,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建设,努力把各级工商联打造成为让民营企业家有方向感、有获得感、有归属感、有荣誉感、有认同感的“五有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