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自2018年10月起,襄城县十里铺镇开展了“兴家风 树村风 淳民风”活动,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大力弘扬社会文明新风,描绘了一幅乡村文明的新画卷。为推动该活动顺利开展,该镇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滋润千家万户。
本报讯(记者 朱庆安 通讯员 许俊德)干净整洁,环境优美;身边好人,弘扬新风……如今,在襄城县十里铺镇,“兴家风 树村风 淳民风”(以下简称“三风”)活动如春风化雨吹进了千家万户,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据该镇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10月“三风”活动开展以来,他们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大力弘扬社会文明新风,一幅乡村文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强化组织领导,实现上下联动。该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了《十里铺镇“兴家风 树村风 淳民风”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专人负责,多方配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的良好氛围。他们在利用传统宣传手段的基础上,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加大乡风文明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悌齐家、勤俭立业的家风,人人向善、邻里互助的村风,以德为尚、以诚为基的民风,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他们多次组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等参加“三风”建设座谈会,充分征求镇、村两级干部的意见,逐项明确工作重点、工作标准和工作步骤等,有力推动了“三风”活动的顺利开展。该镇还在中小学校开展“家风进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提升了中小学生的素养,让他们从小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完善自治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他们在各村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并上墙公示,将有威信党员、退休老干部、退休老教师、乡贤人士等充实到“四会”成员中,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引导力、说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村民厚养薄葬,摒弃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做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西张庄村按照“三风”活动要求,在破除陋习上下功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该村对红白事制定了统一标准,得到了全体党员和群众的认可,不仅减轻了村民的负担,还在全镇树立了标杆。另外,该镇坚持把信访问题化解作为“三风”活动的重点,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和道德评议会的作用,成功化解邻里矛盾纠纷65起、各种信访积案43起,全镇信访案件同比下降了42.6%。
选树先进典型,营造文明新风。该镇大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把其先进事迹制成版面进行广泛宣传,特别典型的编写成“三字经”、编排成文艺节目组织文艺宣传队在各村演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结合环境整治工作,在各村开展以“最美庭院”为主题的卫生评比活动,不断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改善各村环境;开展“征集家风家训”“家风进校园”“孝善敬老”等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悌齐家、勤俭立业、人人向善、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做到用典型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感染人、影响人。自“三风”活动开展以来,该镇共评选表彰“好婆婆”168名、“好媳妇”196名、“好妯娌”256名、“十星级文明户”236户,使群众学习有榜样、肩上有责任。
坚持分类施策,彰显活动成效。他们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的整体思路,结合各村实际情况,突出各村特色,分类统筹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如今,各村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邻里之间的不满和怨气逐渐化解了,搞好产业发展的信心足了。其中,单庄村以文化活动为纽带,利用重阳节、冬至、春节等传统佳节,开展书画表演、村民运动会等一系列文艺活动,孝老敬亲、不忘乡愁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余庄村一方面深入挖掘本村传统文化,续编族谱,做好家族传承;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村民议事会作用,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目前,余庄村50亩红参种植项目已经启动,将有效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