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芳 通讯员 巴黎)今年以来,襄城县丁营乡党委、乡政府扎实开展国土绿化、林果进村行动,努力建设互联互通的生态绿廊体系,为建设生态宜居襄城和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丁营乡生态廊道工程总长度10.2公里,分布在沟丁路和姜紫路沿线的10个行政村,廊道单侧宽35—50米,种植海棠、紫薇、美国红枫、法桐等树木10余万棵,总种植面积1340亩。廊道树木力争做到横成排、竖成行,过村路段、节点景观设计标准高,实现了路景相融、村景合一的目标。目前,林果进村工程已完成沟刘、岗张、楼李、榆孙、韩庄等5个村,分别种植梨树、桃树、石榴树、柿树等共计15600棵,占地面积641亩,均为2018年新复垦土地。
为确保生态廊道工程责任到人,丁营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管理区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该乡划分成7个责任区,按道路、管理区、村(社区)、小组等层层分工,具体到人。与此同时,按照“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察倒逼落实”的要求,该乡强化后期管理,制定奖惩机制,严格工作奖惩,确保绿化树木的成活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从精、细、严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适时调整工作重心,确保‘栽种一棵,成活一棵’,使丁营乡成为树的海洋、花的海洋、果的海洋,成为襄城县乃至周边县市人人向往的宜居之地。”该乡乡长崔朝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