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张家庄:誓把青山变金山

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学涛 王志鹏

张家庄村村民韩变(右)在用积分卡兑换生活用品。 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 徐鼎烨 摄

“变儿,想兑换点儿啥?”

5月8日17时50分,禹州市鸠山镇张家庄村42岁的村民韩变来到位于村头的爱心超市,刚刚拿出积分卡,营业员张建三便笑着迎了出来。

“我得拼对拼对。”韩变一边说着一边走进爱心超市,不一会儿,提着两个装满生活用品的塑料袋走出来。

张建三接过韩变手中的塑料袋,查看后说:“得70分呀!”

“够!”听了张建三的话,韩变从兜里掏出一把积分卡,查了7张递给张建三。

韩变说,她的积分卡是帮村里打扫街道、清理垃圾挣的。“为村里干活儿,就会被奖励积分,拿着积分卡,柴米油盐,啥都能兑换!”

“超市不大,却是我们张家庄发展的一个缩影。”张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春生说,张家庄村有5个村民小组,耕地450亩,荒山3500亩。原来,由于交通不便,出行困难,经济发展落后,为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村。

从2015年起,张家庄的道路、安全饮水、电力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宽带建设等15项基础设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全部完成。

基础设施的提升,让原本藏在山中的槐花、红叶、泉水,成为“吸金”的“金疙瘩”。

张春生和该村村委会主任张仁月、许昌广播电视台派驻该村第一书记苏萌、驻村工作队队员宋朝,带着记者一行先后参观了张家庄村的光伏扶贫产业基地、“双龙泉”牌纯净水厂。“这两个扶贫基地的相继建立,使村里每年至少稳收20多万元。”

在建有公共卫生间、停车场的观景台前,苏萌指着对面山上还留有一抹抹白色的树说,每年4月中下旬,山上1000多亩的槐花盛开。从2018年起,他们开始重点打造槐花节,首次让槐花走出了大山,实现了变现增收。

贫困户边自召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账:当时,他每天采摘40公斤槐花,卖给村里,每公斤6元,每天收入240元,10多天,他收入了2000多元。而在槐花节期间,靠着“槐花经济”增收的贫困户,在张家庄村有20多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们村还建了农副产品加工车间、冷库,对槐花进行包装、储存,用的工人,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和村民。

“今年的槐花销售很好,建业集团、恒达集团等爱心企业争相购买。再加上电商等其他渠道销售,结果原先准备好的冷库没派上用场。”苏萌一脸喜悦地说。今年,他们销售了七八吨槐花。

张仁月拿出手机,指着远方的山头说,每年9月下旬,绿叶变红叶,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好去处。到时候,现在的青山,就是他手机照片里的样子了。

张春生说,“红叶经济”带来的实际收益,可能超过100万元,但张家庄人落的是小头儿,“我们要利用古村落,大力发展特色民宿,延长我们的产业链。张家庄的红叶要养游客的眼、暖游客的胃、留游客的脚。”

“有了经济基础,发展就有了‘加油机’。”张春生说,2018年6月,张家庄村爱心超市正式运营。

“我们还建立了村级电商服务站。”苏萌说,他们扩展了爱心超市的经营范围,把蜂蜜、柴鸡蛋、山野菜等特色农产品放在超市内销售,成为村里特色产品的展销中心。电商平台则拓宽了槐花、蜂蜜、山野菜等农产品销售渠道。

“让‘槐花经济’和‘红叶经济’从春秋贯通冬夏,让我们的群众一年四季都有收益,成为我们的新目标!”张春生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利用好绿水青山,山上的景和物,可是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好门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