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 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市科技局局长 张仕民

河南天源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建钊

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 梁东杰

许昌市长江高压计量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天强

图为天源集团生产车间

编者按

去年我市实施“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科技部门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门,大力推进科技开放合作,积极引进、汇聚外部创新资源,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推进产学研工作,为高校科研机构和民营企业搭桥引线,积极促成双方合作,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何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助推民营经济更加健康快速发展?我市科技部门在“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中取得了哪些成绩?本期《新闻圆桌》,邀请到市科技局局长张仕民、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梁东杰、河南天源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建钊、许昌市长江高压计量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天强,就科技力量助推民营企业发展、进一步做好“四个一百”专项行动进行了交流。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乔利峰 摄

本期主持人:杨红卫

提升站位 全力服务

主持人:去年全市“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已有半年多时间,我市科技部门是如何认识这项行动的?

张仕民:“四个一百”专项行动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决策。市科技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迅速行动,积极推进“四个一百”专项行动,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我们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高规格的“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印发《许昌市科技局服务“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落实责任领导、责任人员、责任单位,以化解问题为最终目标,实行问题销号制度,同时认真开展科技需求调研,每位县级领导干部分包一个县(市、区),走进企业调研,发放企业科技需求情况调查表,征集企业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难题。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积极研判解难题,对照市专项行动中征求到的涉及科技部门工作的问题,通过认真梳理分析,初步归类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型平台、科技金融等方面,并分解到具体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认真开展“一对一”辅导,有针对性地提出落实措施,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如西继电梯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问题、许继配电提出的引荐人才问题,相关科室与企业沟通,并持续跟进。对长江高压计量公司提出的科技融资问题,市科技局已与银行公司、第三方评估机构协调,拟同意为该企业发放“科技贷”450万元。

梁东杰:在“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实施过程中,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在市科技局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发挥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引领作用,狠抓自身条件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围绕全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电力电子装备、机械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企业技术需求,持之以恒地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工作,成效显著,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郭建钊:河南天源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集燃气综合利用、热电联产、生物医药、综合教育、国际业务等跨行业、跨领域、多元化经营的现代综合性企业集团,其中集团医药板块所属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具有三个GMP认证板块,各类药品及中药饮片生产批号近500个。 “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该行动极大促进了企业发展。一是禹州市开通市长热线,启动河南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百千万行动”试点,召开返乡企业家禹商论坛、禹州市企业家新春茶叙会、银企洽谈会。二是党员干部纷纷深入企业一线问需求、补短板、破难题,帮助工业企业解难题,确保工业企业健康发展。三是全市县级领导干部对分包企业项目扩规、扩容,联系服务规模以上工业、重点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切实做到“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企业办好围墙内的事”。四是定向分类精准施策,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禹州市按照“个性问题找对策、共性问题定政策”的原则,出台禹州市落实“百千万工程”小额贷款实施办法,精心筛选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进行小额贷款投放,切实化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尤其是禹州市科技部门,积极搭桥引线,帮助企业引来了很多高科技人才,很快实现了产品转型升级。

聚焦发展 精准施策

主持人: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需要立足部门职能,实现服务的精准化和有效化,请问我市科技部门是如何实现精准对接、精准服务的?

张仕民:产学研对接,是服务民营企业的有效举措。我们按照《许昌市“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会商机制》要求,着力做好产学研对接机制。市科技局根据许昌产业特点和产业需求,引导企业与大院名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一是开展技术合作。市科技局陆续引导企业与清华大学机电机系、浙江大学、郑州大学、中科院电工所、合肥物质研究所、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十几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已有43家许昌企业与中科院21家院所在技术项目等方面开展了产学研合作,27个项目签约并已落地转化。二是搭建合作平台。依托许昌科技大市场,市科技局先后联合成立中科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许昌分中心、浙江大学河南技术转移中心许昌中心、郑州大学许昌研究院、北京黑马学院许昌分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社会服务(许昌)工作站等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对接;与厦门科易网合作建立了许昌市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去年签订网上技术交易合同19份,合同金额1342万元。三是引进创新人才。经过申报、评审,市科技局引进、支持41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其中引进以国家“两院”院士层次领衔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7个(郑健龙、张铁岗、谭建荣、姚建铨、罗锡文、邱爱慈、刘秉华),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层次领衔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4个,新引进博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58名,为企业人才队伍注入了活力。

梁东杰:为更好服务产学研工作,2018年我们共举行项目对接交流16次,分别是中科院合肥院等离子体研究所、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合肥院先进制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等。尤其是去年11月7日,“2018中国科学院(河南)科技成果发布暨项目对接会——百名科学家许昌行活动”成功召开,共征集了中科院最新科技成果556项、展板展示科技成果118项、现场发布科技成果377项,35家中科院科研院所125位专家参加了会议,河南中心及13个区域分中心、7个专业分中心、地市各相关单位及河南企业代表近700人参会,并进行对接交流,现场共有33位专家进行项目发布。经统计,本次对接会共达成合作意向161项。其中许昌市项目37项,现场签约项目7项,签约金额2.73亿元。

赵天强:许昌市长江高压计量设备有限公司创办于1993年,拥有固定资产7000万元,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目前主要从事高低压智能防窃电预付费装置、高低压电力互感器、高压真空断路器、高低压开关柜、高低压无功补偿、厢式变压器等8大系列40多个主导产品的制造销售。去年许昌市开展“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以来,市科技局和襄城县有关领导,通过与许昌市长江高压计量设备有限公司交流座谈、听取生产经营情况汇报、观摩生产车间、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就银企对接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科技部门和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精准对接下,经过积极协调,我们企业前期与工商银行签订银企对接资金450万元,目前资金已经到位,困扰企业的资金难题得到顺利解决。

郭建钊:去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优惠政策,先后帮助企业解决了急需建设用地和不动产证办理、土地手续报批、消防备案和验收等实际性问题;协调工行融资3.5亿元,解决了集团发展所需资金问题;协调交通部门在企业附近设立公交站点,解决了职工上下班乘车难问题;协调解决了禹州市老城区供热管网改造及颍北新区热水管网立项及与上级部门对接问题。尤其是科技部门积极引进人才,帮助我们引进梁剑平、张志东等高科技专家人才,许昌市政府安排经费支持中科院有关院所与天源开展合作,并对中科院支持的落地项目给予资金匹配,全力以赴推进中科院项目在天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充满信心 扎实推进

主持人:“四个一百”专项行动持续时间长,我市科技部门将会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服务水平?

张仕民: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认真梳理分析“四个一百”专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抓好问题解决,做好产学研对接,持续扎实开展“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一是突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破解瓶颈制约,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二是结合“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做好科技创新“四个一批”,即做优做强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引进汇聚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团队)、发展建设一批创新引领型机构,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三是抓住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一批“十百千”创新专项,通过实施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产业技术中“卡脖子”问题,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开展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建设工作,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协同相关部门推进科技贷,扩大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股权质押以及产业链融资贷款规模,鼓励银行金融机构设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

郭建钊:许昌市实施“四个一百”专项行动,让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天源集团制定了“六六发展规划”,其中近期“三六发展规划”为2017—2022年,目标是实施科技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攻占生物质发电、秸秆燃料乙醇绿色循环经济项目等新能源领域;巩固支柱产业,全力开辟燃气市场,在禹州市实现城区全覆盖、乡镇村村通惠民工程;弘扬中医药文化,打造集中药饮片、中药材种植、保健食品、营养补充剂等为一体的大健康医药航母;发展基础教育,组建天源教育集团,打造一流天源学校;拓展海外发展,到2022年,完成总销售收入50亿元,冲刺百亿元,力争主板上市,实现新时代多元化企业集团质的飞跃。

赵天强:“四个一百”专项行动的实施,为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良的环境,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对接协调解决,这让企业没有了后顾之忧。今后,我们企业将把更多精力用在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上,研发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让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为许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