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市农机局

全力服务“三夏”生产

本报讯(记者 武芳 通讯员 谭菲)当前,“三夏”生产在即,我市农机局充分做好机具、技术、信息等各项准备工作,力保夏粮丰产丰收。

据了解,全市现有联合收割机6500台,用机缺口1500台左右,市农机局已引导农机合作社、经纪人从外地引进机械1300多台,加上自发流入我市的机械,预计投入生产的联合收割机总量将达到8000台,完全可以满足麦收需求。此外,市农机局引导农机手与农户签订农机作业合同,落实机具、地块和作业任务,提升农机生产组织化水平;免费发放全市跨区作业证2000张,鼓励本市机械外出创收;联合中国石化在全市设立“三夏”农机专供加油站30座,农机手到专供站加油每升至少优惠0.3元,并赠送“三夏爱心大礼包”。

为了确保“三夏”农机安全,市农机局派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帮助农机手对“三夏”作业机械进行检修、调试和保养,目前全市联合收割机已基本检修一遍;督促农机经销商备足农机产品和易损零配件,“三夏”期间不间断供应;采取送教下乡、以老帮新等形式,培训收割机手、拖拉机手、修理工4000多人。

机收会战期间,市农机局将通过许昌“智慧农机”信息平台,对机收动态开展24小时监测,根据机械陆续到位情况,联系本市先期外出作业的收割机按计划如期返回;组织督导引进机械按合同落实到位,引导安排散机进入合理作业区域;动态跟踪麦收进度,在县与县、乡与乡之间进行余缺调剂;继续利用省气象服务中心应急短信平台,向农机手免费发送包括天气预报等内容的手机短信。与此同时,市农机局组织1.5万台拖拉机、3.1万台播种机,全力做好秋作物播种工作;大力推广玉米免耕播种,立足抢农时、争早播。

此外,市、县农机部门将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滴滴农机”手机App用户群,引导农民群众利用网约软件,要求农机手在本地作业时将留茬儿高度控制在10厘米以内,在收获小麦的同时将秸秆粉碎还田;大力推广秸秆打捆离田和资源化利用,有效控制焚烧秸秆的“有形源头”。我市还在市级以上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组建农机作业应急服务队,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做到主动应对。另外,针对军烈属、贫困户我市将开展帮扶救助,减免部分农机作业费用,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