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晨
进入新时代,如何破解城市基层各行业、各领域党组织之间衔接不畅、联动不够等问题?如何遵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组织的特点和规律,找到“最大公约数”?又如何把各方面的党建资源统筹起来?面对一系列城市基层党建新课题,我市探索出了“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制度深化城市各领域党组织共驻共建的新路径。
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驻区单位、在职党员报告参与共驻共建情况,驻区单位和社区相互服务……目前,全市已有562个单位党组织、1.9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各类共驻共建活动730次。
“随着‘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制度的覆盖推进,街道办事处、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打破了行政隶属壁垒,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育先进文化、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宏昌表示。
新路径——共驻共建聚合力
马静是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七一社区党委书记,在基层一线默默耕耘多年,见证了不少由于城市快速发展而带来的“成长烦恼”。
“四改一增”、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社区党组织需要做好动员;“最多跑一次”改革,同样需要到社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者忙得团团转,老党员天天来社区报到,但是为民服务的质量还是跟不上去。”马静坦言,除了“缺人手”, 城市各领域党建“各自为政”“各抓各的”问题也困扰着他们。
为解决这些问题,去年年底,我市印发了建立“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制度深化城市各领域党组织共驻共建的实施意见,旨在推进街道办事处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推动城市基层各领域党组织从相互分离走向相融共生。
何为“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双报到”指驻区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双报告”指驻区单位报告参与共驻共建情况,在职党员报告参与社区活动情况;“双服务”指驻区单位和社区相互服务。
报到是手段,服务是目的。驻区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后,将主动融入区域化党建工作,并与报到社区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双方提供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统筹解决各自实际需求和难题;对于报到党员而言,要主动认领1个以上志愿服务岗位,利用8小时之外、主题党日、节假日、双休日等,积极参加社区组织开展的政策宣讲、环境整治、调解纠纷、法律援助、医疗保健、科普宣传、治安巡逻等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实施意见提出了活动目标:到2019年年底,“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制度扎地生根,城市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条块结合、共建共享、优势互补成为常态;到2020年,“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制度成效显著,城市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更加成熟定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效应全面彰显。
“驻区单位党组织每年为报到社区至少办3至4件实事,报到党员每年至少参加4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至少认领并实现1个‘微心愿’。”马静表示,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社区服务群众的力量,还凝聚起了城市各领域党组织共驻共建的合力。
交好友——社区报到亮身份
“真没想到上级领导能来参加咱社区的主题党日活动,还率领着大家学习,这可真新鲜啊!”5月初,当禹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密带领机关干部到该市颍川街道办事处长春社区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并与大家一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后,65岁的党员高国强兴奋地说。
“小社区”来了“大干部”,是禹州市积极开展“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制度的一个缩影。
开展“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人人都是“责任人”,个个都是“战斗员”。实施意见印发后,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号召、快速行动,主动到社区“双报到”,按照“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做好供需对接。
1月7日,市人防办召开党组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实施意见。“要把‘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工作列入‘党建+’行动中,使互联互动、融合共赢的理念在许昌市人防办各级党组织深深扎根。”市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孙明慧说;为贯彻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制度,2019年春节前,市总工会班子成员兵分三路,带领单位全体党员到魏都区文峰街道办事处毓秀社区报到,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约定每年至少为社区办3至4件实事……
市直单位在积极行动的同时,各县(市、区)也在加紧部署:2月21日,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召开城市各领域党组织“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制度工作安排部署会,要求2月底各驻区单位党组织完成报到;禹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到颍川街道办事处夏禹社区报到,党员干警以党支部为单位,认真填写了在职党员报到联系单,纷纷表示接受监督管理,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文明帮扶、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环境整治、节日慰问等活动,展示党员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经过近半年的推动落实,目前,全市市、区两级562个单位党组织主动走进社区,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通过联合开展活动、共享场所设施、互相提供服务,统筹解决居民需求和难题;1.9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活动,认领服务岗位,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微心愿”。
强服务——齐心协力建家园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旗帜,哪里有群众需求哪里就有党员服务。
长葛市和尚桥镇卓越社区和长葛市委组织部、长葛市老干部局、长葛市卫健委等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后,各驻区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已到社区开展服务10多次,深受群众好评;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御湖湾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不达标,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就积极与小区物业公司对接,并动员物业公司主动腾出商业门面房交给社区党支部无偿使用,让这个难题迎刃而解……通过共驻共建,我市各地城市基层党建的强大合力已经被凝聚起来,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参与城市党建的良好势头。
除了变“独唱”为“合唱”,共驻共建还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单色向多彩转变。西街社区是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推进“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制度后成效较为明显的一个社区。据该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建生介绍,社区与尚集镇中心小学、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工商分局、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药监局等3家单位结成“亲家”后,各单位定期参加党建联席会议,积极参与商讨社区工作,解决了社区群众的很多需求和困难。禹州市钧台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动员辖区内中南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党支部与花城社区开展共驻共建,该公司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开展“党建+互联网”服务,设计了“中南e家”App,免费为居民提供智能生活、社区服务、在线缴费等多项服务。
“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制度的实施,不仅让驻区单位与社区之间通过党建这个“红娘”架起了连心桥,而且推动了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工作的开展。“社区所辖的劳动路20号建委大院内有两棵树枯死,影响居民出行安全,市园林绿化处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社区党委,主持召开了联席会议,协商沟通,两天内就将枯树移除,院内居民都为此次解决问题的高效率点赞。”魏都区北大街道办事处西湖社区党委书记寇苣平说。
“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还把志愿服务送到了居民家中,密切了党群关系。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丽君下班回到居住的夏禹社区,就积极参加社区党支部的政治学习。颍川街道办事处干部王滢欣下班回家,就成了永和苑社区的安全检查员,认真检查门店的消防灭火器到没到期、居民私拉电线为电车充电等情况。
“全市‘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活动开展以来,机关单位帮扶资源快速下沉,党员在社区留下了先锋形象、留下了服务品牌、留下了工作机制。”张宏昌说,下一步,我市组织部门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制度落地开花,推动全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再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