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山
近些年,“逢雨必涝、雨后即旱”成为不少城市的通病。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是我们顺应自然要求、体现生态智慧的城市建设目标之一,是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的题中要义。
处于探索中的海绵城市建设,并没有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总体建设规范,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解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在规划建设每一个项目时都自觉将“海绵”理念融入其中,真正化为打造“海绵许昌”的行动自觉。
要坚持理念先行。可以说,海绵城市是一种新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需要建立一整套城市开发运营、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的运转机制,并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因此,我们要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在勾画蓝图、规划项目时,深刻领会和自觉落实“海绵”理念,不应付,不敷衍,不偷工减料,不做表面功夫,真正提升城市品质。
要加强学习借鉴。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既有一些相关指标的硬性要求,比如径流总量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绿地率等,又有放手市场、自主选择的弹性范围,比如项目方可以结合实际规划设计旱溪、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等海绵设施。我们要深入研究相关技术指导规范,学习借鉴优秀样板案例,使每一个海绵项目都规划得科学、建设得合理。
要注重统筹规划。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把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道路提升、管网改造、黑臭水体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减少扰民、防止建设浪费的同时,取得少花钱多办事的一举多得之效。
海绵城市是对过去城市建设模式的反思,亦是城市发展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只有我们注重贯彻“海绵”理念,践行绿色发展的内涵要求,才能真正建设起一座有“里”有“面”的宜居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