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我市发布《第二季度城市文明指数测评报告》

本报讯(记者 李建山)为深入推进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受市创文办委托,国家统计局许昌调查队于6月份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二季度城市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日前发布的《第二季度城市文明指数测评报告》显示,大部分群众对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肯定态度,普遍认为文明城市创建促进了城市整体环境和规范管理的提升,显示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得民心、顺民意。但是,测评中也发现了一些制约城市文明发展的瓶颈。

据悉,本次调查分为实地测评和问卷调查两部分,实地测评按照中央文明委颁发的《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18年版)》中关于实地考察部分的相关要求,根据县(市、区)文明创建工作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制定了符合县(市)和区具体工作的实地考察测评方案;问卷调查每个县(市、区)各抽选30个样本,采用随机街访的调查方式进行。

记者了解到,各县(市、区)本次测评汇总结果(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如下:东城区、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魏都区、建安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上为中心城市建成区组),长葛市、禹州市、襄城县、鄢陵县(以上为县市组)。

市创文办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本次调查测评发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地区在宣传上不够到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刊播上,普遍存在标准低、数量少、种类单一、陈旧破损、应付痕迹重等问题,没有达到与城市景观相融合、与城市历史文化相承接、与市民欣赏习惯相契合的要求。二是城市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行人、电动车闯红灯现象屡禁不止,各类车辆乱停乱放情况较为突出,占道经营等现象在部分点位仍然普遍存在,广场等点位环境卫生较差。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大投入。部分县(市、区)老城区的社区、公厕无障碍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有待提高,部分城区道路损坏后没有及时维修,部分人群密集区域消防安全设施投入不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四是对市民文明行为的培养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市民文明素质不高,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现象仍然存在,在医院等禁烟场所和区域抽烟的情况仍较为常见。

市创文办负责同志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严格按照《许昌市2019年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全力抓好“十大提升”行动,切实补齐短板,确保不发生“负面清单”所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