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今日魏都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魏都区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魏都区2019年1-5月份经济运行情况

●139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6.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43.7%;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947万元,增速全市第四位;

●全区新引进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1个,到位资金20.3亿元;

●网上可办事项589项,可办率为100%。

本报讯(记者 许廷合 通讯员 宋亚奇 )今年以来,魏都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稳、结构优、动力强、效益好的良好态势:1至5月份,139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6.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43.7%;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947万元,增速全市第四位;全区新引进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1个,到位资金20.3亿元;网上可办事项589项,可办率为100%。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魏都区以“探索路径、打造样板、走在前列”为目标,紧紧围绕“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全力抓好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1至5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947万元,同比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次前移,质量效益同步提高。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该区坚持项目周例会、联审联批等工作机制,上半年,139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8.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0%;68个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5.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2%;71个百城提质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8.1%。截至目前,裕丰高端智能纺纱、爱彼爱和气凝胶、海尔印制板等3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德通高性能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生产线、曹魏古城北城门等35个项目顺利推进。

转型发展活力迸发。该区围绕“智造之都”建设,启动了“513”工业转型发展工作方案,加快工业转型发展。今年上半年,该区五大园区建设蹄疾步稳,高新技术产业园入驻企业25家,17家企业投产,实现产值3.5亿元;循环经济产业园许昌晨鸣纸业一期10万吨文化用纸生产线前6个月累计生产成品纸1.8万吨,实现产值约1.1亿元;高端装备产业园万里交科高端装配产业园项目产业研发中心、德通智能车间、高性能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土建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静脉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实现供热发电双运行;北京怀柔产业园征迁工作大头落地。同时,该区“双创”工作势头强劲,3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29个高层次人才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获得表彰奖励。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该区持续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积极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目前网上可办事项589项,可办率为100%。同时,该区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持续深化与同济大学、北京理工等知名院校的合作关系。今年前5个月,魏都区新引进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1个,到位资金20.3亿元。

服务企业成效明显。该区扎实推进“四个一百”专项行动,认真落实“解难题、增信心、促发展、建机制”总体要求,创新台账动态管理、四项对接、产业全覆盖、月通报双月报告等6项工作机制,全力帮扶企业解决生产运营问题。截至目前,该区列入台账问题110个(新增6个),已办结104个,办结率94.5%。

城市提质扎实推进。今年上半年,该区47个百城建设提质项目已开工38个,完成投资13.2亿元;曹魏古城修复工程顺利推进,累计接待游客360万人次;“四改一增”工作涉及的40个老庭院、13条老街道全部开工;颍汝干渠建设扎实推进,魏都区段全线具备通水条件。

民生工程有序实施。魏都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力推进基础教育攻坚三年行动,南关村小学瑞祥路校区建成投用,天宝路中小学等6所在建学校秋季即可投用;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医院1家、市级健康促进医院1家;食品安全工作达到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标准要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新的民生项目建成惠民。

发展有速度,城市有温度。魏都区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更加奋发有为,更加务实重干,更加高标准要求,努力把历史机遇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魏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