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刚 通讯员 陈贯宇
食品安全大如天,食品安全重如山。近年来,长葛市以食品安全创建为抓手,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四有两责”要求,不断强化食品安全各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司其职、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高位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工作,食品安全整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省政府食安办的大力指导下,在许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明确了‘以创建为手段、以安全为目标’的原则,实现了组织领导、目标分解、考核奖惩、财力保障和宣传培训等五个到位,实施了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经营、餐饮消费和定点屠宰等五大环节的全程监管,着力打造了食品安全组织责任、质量信用、应急处置、检验监测和宣传监督等五大体系,创建目标逐步实现。目前,我市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2018年5月,我市以优异成绩通过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期评估;2019年,我市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工作已通过省政府食安办验收。”长葛市政府食安办主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青山谈及食品安全工作信心满满。
李青山告诉记者,近年来,长葛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下发了《长葛市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办法》,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市、县、乡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对照创建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深入查找差距短板、拉出问题清单、对照清单整改落实是长葛市强力推进创建工作的有力举措。”李青山说。一是大力实施餐饮提升工程。目前,长葛市已在市区打造了4条食品安全示范街和92家食品安全示范店,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视频工程已全覆盖。二是深入实施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工程。该市26家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部通过HACCP或ISO22000企业认证。三是实施“三小”经营登记备案制度。该市累计登记备案小作坊58家、小食品店1070家、小摊贩58个,并对登记单位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建立信用档案,通过宣传培训、建设示范点等形式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四是严把源头治理。该市积极推进“三品一标”企业认证,目前已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生产基地15个、产品22个;严格执行定点屠宰制度,共改造肉类屠宰场点4个;严格执行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五是大力推进民生工程。长葛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以创建60家“农村聚餐示范店”和24家“农村食品安全示范超市”民生工程为引导,彻底改善农村食品安全状况。
“强化食品安全创建宣传,构建社会共治格局,进一步增强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参与感和幸福感。”李青山介绍,长葛市政府食安办持续营造食品安全创建宣传氛围,相关部门积极开展12331、科普宣传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教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多次开展创建宣传活动,例如,开展了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微信投票活动,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持续在报纸上刊登整版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宣传内容;加大对火车站、汽车站、广场、城市主干道、大型社区、市场、企业等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实现了路边有宣传牌匾、社区和企业有宣传栏,做到了社会宣传全覆盖、无死角;在节假日期间,组织食品安全宣传车队,发放食品安全创建材料,持续宣传食品安全创建工作,以提升群众食品安全创建的满意度、知晓率和支持率。
对于今后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如何把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李青山表示,长葛市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把落实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作为重要抓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常态化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工作,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负责、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健全责任明确、运转高效、风险可控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机构改革和市场监管协同推进,抓好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维护好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让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安心;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及抽检监管工作,落实食品安全暗访暗查工作制度和食品安全督查计划,实施“一督双查”,既查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又查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进一步夯实各级监管责任。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安全是坚守出来的,长葛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为打造食安长葛而努力奋斗。”李青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