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东雅 通讯员 张绍锋
7月2日,记者见到李勇博时,他稍显羞涩,话语不多。今年31岁的他已经是河南浩达塑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达塑业)的技术能手和中层干部了。他带领技术人员对公司设备进行改造,达到降本增效、节能降耗的目的,并参与研发了新技术和新产品,为调整公司产品结构、扩大市场占有率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被市总工会评为“许昌大工匠”。
浩达塑业是一家集薄膜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专业研发生产功能性充气包装薄膜,为盼盼、旺旺、亲亲、雅士利等大型食品企业供货。大学期间,李勇博学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他本身对机械制造也有着浓厚的兴趣。2012年,他进入浩达塑业。工作以来,他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务实创新,两年后升任镀铝车间主管,负责镀铝车间的管理、生产设备的日常保养,解决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并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在李勇博进入公司的那一年,浩达塑业引进了包装薄膜镀铝生产线,这是当时全省业内首条包装薄膜镀铝生产线。该条生产线的设计运行速度为700米/分钟,但是运行了几年,速度还达不到400米/分钟;机器里面留存残渣,出现漏气现象,影响产品质量;机器在快速运转情况下,易出现漏镀、断膜等情况;而且,长期运行后,设备连接件之间配合不好,耗能较高。
2015年,浩达塑业丰富了镀铝包装薄膜产品种类,这一年成为该公司生产管理创先争优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和提升的关键一年。作为镀铝车间主管,李勇博挑起了设备改造提升的重担。他吃住在公司,带领技术人员对设备的各项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他和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的试验和调整,将包装薄膜镀铝生产线各台机器的参数进行调整,使性能达到最佳运行状态,防止跑、冒、滴、漏。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生产提速40%,产能提高45%,顺利完成生产进度,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2017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普通的镀铝包装薄膜无法满足高档商品的包装需求,浩达塑业挑选精兵强将进行技术研发,李勇博成为研发团队的主要成员。他和同事们进行创新,研发出了高阻隔性镀铝PET包装薄膜关键技术和高原耐压镀铝包装薄膜产品。
“普通的PET薄膜上有着肉眼看不到的细小的孔,在生产过程中,电极处理容易击穿薄膜,达不到阻氧阻湿目的,包装咸菜类等油性简易食品时,容易导致食品发霉腐败。我们经过反复试验,攻破了高阻隔性镀铝PET包装薄膜关键技术,在PET薄膜上镀铝,堵住细孔,不易被击穿,达到阻氧阻湿的目的。”李勇博向记者介绍道。
当充气包装的烘焙食品达到高原地区时,由于气压差较大,普通的包装薄膜抗压能力低,容易产生破包漏气等问题,从而影响食品质量。“客户要求我们包装薄膜漏气率不能超过规定的数值,像盼盼食品企业,要求包装薄膜漏气率在千分之三以内。我们为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漏气率为零。”李勇博说,朝着这个目标,他和同事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反复进行拉力试验和抗压试验,研发出了高原耐压镀铝包装薄膜,达到了漏气率为零的目标,赢得了客户的好评。
身在生产岗位,一次差错可能就意味着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李勇博一上岗就平心静气,对工作精益求精。多年来,他归纳总结了一套方法,创造了零差错的纪录。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我总结出了一套方法。第一,开机上岗后做到随时填写巡检记录,碰到问题随时解决,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和基材的配比,减少次品率并使机器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第二,质量是第一位的,在开机过程中做到精益求精,成品下机后通过其他检测设备再次检测,实现全线把关;第三,人员培训方面,员工遇到问题可随时问我,我尽我所能全部告知。我还定时对他们进行安全培训,使他们养成‘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伤害’良好行为习惯,做到了连续四年零安全事故。”李勇博说,“我常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要脚踏实地、执着专一,不怕苦不怕累,不轻言放弃,不断攀登技术高峰,才能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