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晓敏
“我当了10多年的‘隐形党员’,自从来到这里后终于找到了党组织。我的店连续两年被评为‘共产党员示范店’。自从挂上了‘共产党员示范店’的牌子,店里信誉度明显提高,生意也好了很多。”7月6日,提起城南商圈党委工作,许昌商贸物流园区(又称建安区城南商圈)“世友地板”店负责人王海军十分自豪地说。
为了“把党的领导渗透到每个角落,实现全覆盖、无空白”,2017年3月,建安区委根据商贸物流园区实际情况,提出“站位市区、融入市区、建设城南”的发展理念,建立了建安区城南商圈党组织,共建立10个独立企业支部、8个临时党支部,把辖区内所有企业商户全部纳入党组织覆盖。
建安区城南商圈位于许昌市区“南大门”,面积23平方公里,是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新型专业市场为主导产业,包含农业农资、物流配送、汽贸汽配、家居建材、纺织品等产业在内的综合型商圈。
两年多来,建安区城南商圈党委在建安区委、许由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通过党建引领、整合资源,将“口袋党员”、“隐形党员”、流动党员重新整合在党旗下,构建了“商圈党委+企业党支部+商户党员”的党建联盟,树立起了“抱团发展紧跟党、扛着红旗闯市场”的全新理念,实现了“红色商圈”推动“财富城南”建设的良好局面。
“没有建立城南商圈党组织以前,商贸物流园区出现了流动党员、‘口袋党员’、‘隐形党员’疏于管理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以所有企业、经营户为对象,打破单位个体、地理位置、党员类型的局限,成立了建安区城南商圈党委,彻底转变了过去‘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局面。”建安区城南商圈党委副书记刘新宇告诉记者。
商圈党委成立后,为改变商圈党员“数量少、常离线、活动少、总隐形”的状况,开展了“寻找党员、亮出身份”活动,正式向商圈党员吹响了集结号。他们通过逐户走访、摸排登记等形式,将商户中的党员挖掘出来,并在党员商户门店前挂党旗,要求所有党员佩戴党徽上岗。目前,商圈235名党员全部实现了挂牌上岗。
为及时解决企业和商户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商圈党委积极协调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设置服务窗口,面对面为商户答疑解惑,提供“零距离”服务。他们还引导鼓励骨干实力企业设立“红色发展基金”,推动商圈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如:宏安商贸港党支部设立50万元专项基金,为商户提供无息贷款,解决商户短期资金周转等问题。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商圈党委和各党支部广泛开展了“党员亮身份”“党员便民服务”“最美党员商户”评选、“党员示范店”评选等一系列活动,不仅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了服务,而且还增强了党员的自豪感。
目前,商圈内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5家、个体工商户4100多家。2018年以来,城南商圈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加值突破41.6亿元,安置就业人员35000余人。“如今,‘红色商圈’推动‘财富城南’建设的良好局面已初步形成。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发挥好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真正把党的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为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作出积极贡献!”建安区许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兼城南商圈党委第一书记杨振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