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晓非) 随着暑假的到来和气温逐渐升高,游泳场所成为不少群众避暑纳凉、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为切实加强游泳场所卫生管理,防止传染病传播,7月9日,许昌市卫健委带领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对市区5家游泳场所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
此次检查的重点是各类游泳场所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相关证照是否齐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落实情况;池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pH值、水温等是否达标;游泳场所是否定期对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公示;强制性浸脚池,池水循环、过滤、消毒系统等相关卫生设施是否完善等。
从检查结果来看,5家游泳场所均持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均持有健康证,各游泳场所均建立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消毒制度,大部分游泳场所对池水游离性余氯含量、pH值、水温等自检情况进行了公示。但是,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非常道游泳健身广场池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偏高,强制性浸脚池宽度偏窄、水位偏低;帝溪游泳健身俱乐部池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偏低,强制性浸脚池设置不合规,没有对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公示。针对发现的问题,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要求游泳场所负责人立即整改。
如何选择安全、卫生的游泳场所呢?许昌市卫健委监督与法规科科长魏珂建议,首先要看游泳场所有没有在显著位置对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水质检测报告、卫生管理制度等进行公示,消毒设施是否齐全。其次,要看游泳池水的水质如何。游离性余氯含量和浊度是判断水质的重要指标,游离性余氯含量过低达不到消毒效果,过高会对眼睛、皮肤造成损害,而浊度高意味着池水浑浊。